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重点新闻推荐

【朝歌文化园鹿台水秀】怀殷商古风 赏流光水秀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岳珂/文 赵永强/图】提及鹤壁就不能不提及朝歌,作为殷商末都的朝歌留下了许多和殷商有关的文物、传说,其中最具悲情色彩的莫过于鹿台了。

2017-04-28_2636602

鹿台阁

殷纣王帝辛自焚处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辛也就是殷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牧野之战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逸周书·克殷》中也有殷纣王“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的记载。

作为殷商最后一代帝王的葬身之处,鹿台因其神秘色彩让文人墨客感慨不已,明朝许仲琳所作的《封神演义》中曾大量提及鹿台。如今鹿台遗址位于淇滨区钜桥镇刘寨与申寨之间,两面濒临淇水,面积100余亩。原本是一个大的土堆遗址,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所以又称陆(六)台、六鹿台,被分割后形成的小鹿台又有各自的名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

2000年9月,鹿台遗址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鹿台遗址目前面积涵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东西,约1500亩地,地下文化层厚达3米,包含殷商和仰韶、龙山、西周、秦汉等文化层,曾出土了铜爵杯、鹿骨、陶鬲等文物。

2017-04-28_2637927

正在施工的银沙滩。

登鹿台高阁 赏奇幻水秀

随着城市不断向南发展,我市沿淇河一带规划了许多公园,紧临鹿台遗址的朝歌文化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朝歌文化园项目由清华大学负责概念性设计,规划占地400亩,总投资3.5亿元,其中文化园主体建筑鹿台博物馆投资1.2亿元,是以鹿台遗址和《封神演义》为文化渊源而修建的具有游览、娱乐、休闲功能的群众性、开放性公共文化旅游场所。

2017-04-28_2636601

造型多变的水秀。

文化园分为三大区域:博物馆文化展示区、鹿台文物保护区、生态休闲健身区。博物馆文化展示区是整个朝歌文化园的文化核心,主体是鹿台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阶、泥墙木骨”的高台建筑形式,高38米,分上下5层。

第一层为中原文博会永久性会址,有1万平方米的商业区,主要展示交易中原地区淇河缠丝蛋、冬凌草、无核枣、淇河鲫鱼、淇河响石、淇河石砚以及玉石翡翠、名家字画等工艺礼品。第二层为殷商博物馆,主要展示鹤壁发现的殷商青铜器、甲骨文、汉代石雕、史前动物化石等,是展现鹤壁厚重殷商文化、开展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新基地。第三、四层为朝歌乐舞商文化表演。朝歌乐舞闻名天下,“朝歌”两字本身就是歌舞之意,朝歌城是天下歌舞之都,商卫诗歌有39首被选入《诗经》。

鹿台阁顶层是登高望远的休闲区。站在鹿台高阁之上,品茶听筝,怀想封神故事,东望蜿蜒淇河、万顷良田,钜桥古仓尽收眼底。西侧碧水蓝天,遥望太行美景。淇河边的朝歌园、淇澳园、樱花园、森林园像珍珠一样点缀在十里生态画卷长廊中。北侧则是淇水湾商务休闲区、文化风情街、商业步行街等组成的靓丽城区。主体建筑鹿台阁西侧的西部是朝歌文化园生态休闲健身区,可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

2017-04-28_2636603

风景如画的鹿台阁一角。

除了宏伟壮观的鹿台阁主体建筑,文化园内的水秀也是一大亮点。鹿台阁南侧紧临淇河,水秀就位于淇河径流中部位置。水秀整体长202米、宽30米,最大喷高108米,项目预计投资4000余万元。

目前水秀包含“一柱擎天”“群峰峥嵘”“雷霆万钧”“芙蓉出水”“莺歌燕舞”“千手观音”等多个水型。更为奇特的是,水秀将水与火合而为一,结合激光、水幕电影与自然夜空融为一体,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梦幻十足。据了解,朝歌文化园的水秀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创性地采用多项高新技术,将美妙的音乐、多姿的水型、五彩缤纷的水下灯光结合在一起,既保证水秀的观看效果,又兼顾设备安全,夜赏水秀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地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淇水大道与泰山路交叉口 ⑧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