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重点新闻推荐

山村处处脱贫忙——淇县黄洞乡温坡村蹲点采访记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梅思龙 原昆鹏 吕登纬 文/图】6月13日,汽车缓缓驶入淇县黄洞乡的大山中,山风吹过,处处静谧而幽香。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曾经来过一次温坡村,那时通往村子的路又窄又破,很不好走。然而,今天一路上看到,通往温坡村的狭窄水泥路正在被拓宽改造,走不多远,就可看到路边堆放的成堆沙石料。

2017-06-16_2732531

随处可见的花椒树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拓宽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

“通往温坡村就这一条路,目前正在拓宽,以后再来温坡村就不难走了。”刚一进村,温坡村党支部书记秦三柱高兴地说。

秦三柱告诉记者,因为资金等困难,出入温坡村的这条山路过去修得很窄,过往车辆难以错行,老百姓盼了多年,希望能加宽。今年,终于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愿望,再过一段时间这条路就修好了,再来温坡村就好走了。

静静的西太行山麓,满目青葱,漫山遍野椒香弥漫,这是记者对温坡村的第一印象。

在村头、在道路两边、在沟坡地里,到处可看到枝头低垂的花椒树。记者忍不住摘下一颗花椒放在嘴里嚼一嚼,味道很浓,有点儿麻,令人赞不绝口。派驻温坡村第一书记、淇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赵桂强介绍:“再有一两个月,咱们这里的花椒就成熟了。这里的花椒味道浓,口感好,别的地方没法跟这里的比。花椒可以卖出好价格,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一多半是来自种植花椒。”

温坡村因其独特的土壤、环境,培育出的花椒色泽鲜亮、香味浓郁,品质很高。因此,温坡村的花椒在市场上一直行情不错,每到花椒成熟的季节,就会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商人进村收购。

扶贫给力,贫困户由139户降至47户

温坡村是省级贫困村,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187户495人。贫瘠的山地里,除了能收获一些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栽种最多的就是柿树、花椒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这些东西卖不出去,许多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39户414人。这两年,经过持续开展脱贫工作,全村现有贫困户47户144人(低保贫困户42户139人,五保贫困户5户5人)。

在村支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黄洞乡主抓扶贫工作的乡人大主席王波,黄洞乡副乡长、温坡扶贫攻坚责任组组长竺俊鑫。听说我们是来采访村里扶贫工作的,王波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今年村里的帮扶工作。目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投资20余万元的机井正在施工;面积80余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正在打基础;通往村里的公路正在拓宽改造,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够竣工;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去年8月份,村里成立了淇县百米千椒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且申请了花椒原产地认证,为进一步扩大花椒种植奠定了基础。

2017-06-16_2732530

村民冯国爱回村办起了“农家乐”。

借助特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青山绿水风光好,鸟语花香人情好”,在村口,一农家乐项目门口的对联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店主冯国爱笑着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是他自己写的。冯国爱是土生土长的温坡村人,前几年靠进城打工,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离家时间越长,就越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去年10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冯国爱回乡投资20余万元,把自家老房改造成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如今,他的农家乐月营业额可达2万元。“2015年,我们村被住建部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靠着这块金招牌,来俺们村游览的游客这两年越来越多,我回乡创业的决定准没错。”

赵桂强对记者说:“目前全村已开辟两块停车场,并逐步修缮了部分村中传统石头房。温坡村自然风光旖旎,罕见的传统石房民宿更是博人眼球的亮点。按照村里的规划,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温坡村特色旅游,吸引更多的回乡创业人员投资乡村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⑧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