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重点新闻推荐

【评论】用好“市场之手” 让产业扶贫走得更远

盛夏时节,农产品大规模上市。一些地方的西瓜、土豆、桃子等农产品却出现滞销情况,其中还包括个别农业扶贫项目,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持续跟踪,深入报道,并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宣传,还组织义卖、爱心采摘等活动,使滞销农产品销售有了很大起色。

在充分肯定各方面支持脱贫攻坚、心系贫困群众的同时,要注意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重视政策扶持、忽视市场作用等问题。

产业扶贫要尊重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既包括当地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也包括市场规律,不能把农产品销售的希望都寄托到媒体报道、社会爱心支援上。

媒体的帮助只能暂时解燃眉之急,若想真正解决后顾之忧还得深挖原因,及时调整策略。据种植桃子的果农们说,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外销,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和经验。种植土豆的农户们说,今年遇到其他地方土豆种植大面积扩张的影响销不出去。

看来不少农户长期沿袭“去年啥涨今年种啥”和“别人种啥我家种啥”的老思路,不顾市场需求,只管埋头苦干,最终导致付出辛劳却得不到回报。

如今,市场瞬息万变,传统的种田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然而,了解市场,与市场做好对接,做新型农民,对于大多数种植户来说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好。

这就需要农业相关部门建立覆盖主要农产品品种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机制,对种植面积、产量、交易量、库存量及价格等进行及时有效监测和分析预警,

在“该种什么”和“能种什么”上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指导。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农产品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要重视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的持续性、稳定性。同时,要注重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创新产品供给,有效打通市场渠道,赢得市场份额,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在扶贫项目中受益。

当前,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迅速拉平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越来越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特产品正成为带动群众脱贫的法宝。

因此,可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做大文章。比如,积极组织贫困户、农村青年等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重点支持新型农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做大做强电商业务,在生产销售标准化、打造品牌上发挥带动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引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商,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电商+扶贫”之路走得更顺畅,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增收共赢。(山平)⑧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