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省级贫困村浚县裴庄村:贫困户长志气 忙创业忙增收

2017-07-05_2765782

裴庄村贫困户常春菊脱贫积极性很高,在家垒起羊圈养起了羊。(记者原昆鹏摄于7月3日)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原昆鹏】村里修了15个垃圾池,以前垃圾遍地,现在干净得很;村里的路都重新修了,卫生室还修了残疾人通道,村容村貌变化太大了……”7月3日,谈起身边的变化,浚县屯子镇裴庄村村民个个喜上眉梢。

裴庄村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浚县旅游局帮扶工作组驻村后,以精神扶贫促精准脱贫,在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村民创业,协调用工,规划项目,引导困难群众摆正心态,不断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意识。如今,该村贫困户干劲十足,都在以不同形式忙着增收、致富、奔小康。

“我们的广场舞  在县里获了奖!”

“以前,我们村的环境真是脏乱差,路边都是垃圾、碎石,街道也窄,过个车都困难。驻村工作组来了后,先把垃圾都清理了,听说一共有1700多立方米。随后,建了15个垃圾池,聘用4名贫困人员任保洁员,村里一下子变得干净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吕清荣十分激动,“健身广场建好后,我们这些爱跳广场舞的终于有了场地,一到晚上,广场上热闹得很,有打篮球的,有健身的,村民都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吕清荣介绍,去年6月份,在浚县旅游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楚杰的支持和鼓励下,她们在全县广场舞大赛中夺得了优秀奖。“本来没啥信心,而且没有统一服装,楚书记听说后马上帮我们解决了服装问题,车费伙食费也是楚书记帮忙拉到了赞助,除了幸福还能说啥?”吕清荣说。

“物质扶贫往往只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却可长期见效。”楚杰告诉记者,“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也应积极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一入村,首先整治村容村貌,目前全村道路整修1.1万平方米已完工,村室及广场项目已完工,电网改造基本完工。改变村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幸福指数才能让他们对脱贫充满信心。我们还将扩建现有小学,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把常仙甫故居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发展旅游业,为村民增收……”

“为了脱贫, 我们干劲十足!”

2015年9月,在楚杰和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虎泉的劝说下,村民韦现民打消了要在外地创办公司的念头,回村投资建设了市立马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刹车片加工,有员工近40人,其中有贫困户3人。公司订单源源不断,下一步还将扩大生产规模,到时能为近百名贫困人口提供岗位。”韦现民说。

该村贫困户常付军就是受惠者之一。他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从小因病残疾,妻子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五口全靠他外出打零工养活,生活来源很不稳定。在村里的帮助下,他来到该汽车零部件公司打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今年5月,他的二女儿初中毕业,主动找到帮扶组想找工作。在帮扶组的帮助下,她也来到这家公司干杂活,如今父女俩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

“去年下半年,帮扶组还为我申请了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我那破房子要翻新了!”常付军说。

7月3日上午,记者在村民常春菊家中看到,她正往院内新硬化的路面泼水养护。

“常春菊有4个孩子,属于因学致贫,但她的脱贫积极性很高,自己在家里垒了羊圈,从一开始的两三只羊发展到现在的30多只,一年净收入能达五六千元。”楚杰说,“对待脱贫积极性高的群众更要加大帮扶力度。她家院内以前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连饲料都运不进来,帮扶组得知情况后协调资金帮她硬化了100多平方米的路面。”

常春菊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为了脱贫,我们干劲十足!”

“引导困难 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我们村的红薯淀粉含量很高,口感很好,还没有丝,家家户户都种,可都是自己吃,没人卖。楚书记发现商机后就鼓励我开一个家庭作坊生产红薯淀粉。之前怕干不好,一直下不了决心,楚书记多次鼓励我,并为我找销路。去年我成立了一家公司,并注册了‘皮老头’商标,专门制作手工红薯淀粉,去年生产了1750公斤红薯淀粉,一公斤能卖到24元。不仅自己挣了钱,还能带动用工,一举两得。”该村村干部常兆民说。

“村干部带头致富村民才能放开手脚跟着干,利用榜样的力量就能点燃村民致富的勇气。”楚杰表示,“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在浚县县城居住的该村村民常俊宏告诉记者,在帮扶组的鼓励下他积极回乡创业,承包了村里300多亩的集体拦水坝,并于去年1月成立了鹤壁市鹤睿种植有限公司,公司规划有观赏区、餐饮区、采摘区、垂钓区等,截至目前已投放18万尾鱼苗,今年中秋节就能出鱼。果树、观赏树等种了1万多棵,下一步要再流转土地500亩,用来打造观赏园、采摘园等。

“帮扶组不仅联系林业、水利等部门帮我们争取资金和项目,还帮我们明确并制订了以种植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和规划,项目建成后至少能吸纳30多名村民就业。扶贫先扶智,我相信裴庄村产业扶贫生命线上的主动脉会越来越多。”常俊宏说。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