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河南商报点赞鹤壁脱贫工作系列报道

河南商报第三组“扶贫蹲点”记者来到鹤壁市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  

服装厂解决了就业 产品还卖到美国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从6月中旬开始,河南商报已先后派出两名记者分别在宜阳县锦屏镇乔岩村、修武县五里源乡南庄村蹲点报道,记者用所见所闻呈现出接地气的蹲点日记。

昨天,河南商报第三路记者来到鹤壁市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村里的面貌有何变化?村民生活得到哪些改善?一项项利民措施如何落地?河南商报记者将用半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呈现这个贫困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

初到刘井固村

村里的服装厂订单来自国外

从浚县县城驱车20分钟,便可到达王庄镇刘井固村。

平整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庄稼地,房舍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村路两旁,房前屋后的柴火都码放得整整齐齐,初到刘井固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而且很难将它与贫困村画等号。

“以前村里卫生条件跟现在没法比,每到下雨天路面坑洼不平,就是一条泥马路。”刘井固村党支部书记刘书月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他介绍,全村面积200多亩,1258人,原本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8户87人,共脱贫19户,余下的大多是五保户和因残低保户。

“驻村第一书记寿文春费心费力,收集贫困户资料、找银行协调资金、为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第一书记吃住在村,帮了村民不少忙,也办了很多实事儿。”刘书月说。

截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3100余元,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提前通过了国家、省、市三级脱贫验收。

“村里引进了服装厂项目,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每个工人每年可增收2万多元,服装厂就建在村里,村民上下班都很方便,听说最近的一笔订单来自美国。”刘书月说。

他介绍,服装厂是通过建设“卫星工厂”的方式,建设了4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产休闲裤100万条,年产值6000万元,实现税金500万元,目前服装厂已安排刘井固村贫困人口18人、非贫困人口60人,周边村的贫困和非贫困人口60余人就业。

探访贫困户

修建新房屋 雨天再也不用发愁

昨天下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村民徐爱菊家中时,她正在屋前收菜。老人虽已年过七旬,但看起来身子骨很硬朗。

听说记者来到村里采访,她笑着说:“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子也大变样,别说俺,你们来了也喜欢。”

徐爱菊是村子里的五保户,她坦言,多年来多亏了村里干部的照顾,驻村第一书记也时常到家中询问缺啥,“他们对老百姓确实上心。”

徐爱菊指着屋前种的南瓜告诉记者,自己种菜免去买菜的不便,种菜也能锻炼身体。

过去徐爱菊家的房屋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天屋内便“滴答”作响,雨水顺着泥墙往下流……

“有一回下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刘书记跑到家里,把我送到了村大队。在扶贫人员的帮助下,去年在院子里给我修建了新的住处,下雨天再也不用发愁。”徐爱菊说。

据刘书月介绍,考虑到徐爱菊的不便,村里申请了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解决了“住”这一根本问题。

“有小病自己去村卫生院,有大病村干部带我去县里的医院,对俺可关心!”徐爱菊说。

对于现在的生活,她的体会是“饿了给一口,饱了给一抖”。“原来村里每月给低保户20元,现在成了五保户每年有3000元救济金,现在的生活幸福。”徐爱菊告诉记者。

儿子患先天性疾病,女儿还不到1岁,丈夫打工收入不稳定,多亏驻村帮扶人员帮她家渡过难关为增加家庭收入,她打算去村里的服装厂工作 “凭自己的勤劳致富比啥都强”

“再努把力 争取今年我们家脱贫”

儿子患先天性疾病,女儿还不到1岁,丈夫打工收入不稳定,多亏驻村帮扶人员帮她家渡过难关

为增加家庭收入,她打算去村里的服装厂工作 “凭自己的勤劳致富比啥都强”

“再努把力 争取今年我们家脱贫”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驻村采访这两天,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的村干部讨论最多的,仍是如何帮助村民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全村除“五保户”以外,因病致贫、返贫户也成为重要帮扶对象。

对于刘井固村的何慧晶来说,生活屡遭风雨,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爱人早年也因病无法干重体力活,照看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何慧晶身上。

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何慧晶却认为生活为她关上了一扇门,“扶贫”帮扶为她打开了一扇窗。

【探访】家里仅有1亩多地产值约2000元

2009年,何慧晶1岁多的儿子被发现患有先天性疾病,多地治疗让这个农村家庭几乎耗尽了气力。

不久后,何慧晶的丈夫也身患疾病,生活的重创让这个家庭难以为继。

“当时丈夫住院2年,痊愈后也一直没法干重体力活,农忙也都靠我和婆婆。”说到此,何慧晶声音已经哽咽。

原先,何慧晶的丈夫做汽车修理工作,由于不能干重活儿,又要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便跟着亲戚一起刷泥子。

“哪里有活儿去哪儿,收入很不稳定,最近去了北京干活儿,离这么远他不放心我们,经常通过视频看看孩子。”何慧晶说。

何慧晶说,如今儿子已经9岁,经过治疗现在可以独立去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还不错。女儿还不到1岁。

“女儿太小,我要是出去打工不放心孩子。”何慧晶说。

当河南商报记者问到家里有何经济来源时,何慧晶称,家里仅有1亩多地,每年的收成可以卖2000元左右。

【帮扶】政策扶持 让她家渡过难关

2014年,何慧晶家被定为贫困户,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寿文春时常到何慧晶家中看望进行“一户一策”帮扶。

寿文春介绍,驻村后了解到何慧晶家的状况,给其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60元/月,残疾人护理补贴60元/月,为其大儿子办理了贫困生补助,每学期增加营养餐补贴200元,还有到户增收项目也有相应的补贴。

对于驻村帮扶人员的到来,何慧晶坦言,国家的好政策让她家渡过难关,“对他们很感激!”

【希望】用勤劳致富 争取今年脱贫

“我们家打算再努力一把,争取今年脱贫。”何慧晶说,等再过几个月,她打算去村里的服装厂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对于服装工人这个新职业,何慧晶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强,经过培训上手不难,等有了新工作,距离脱贫也就更近一步。

“驻村扶贫的干部帮了俺家,俺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凭自己的勤劳致富比啥都强。”何慧晶说。

村里有了服装厂,“留守妇”在家门口上班变身“巧媳妇”

村民:“驻村干部给咱帮助是输血,剩下的只能靠勤奋”

以前打牌、闲聊没啥意思

现在姐妹们一块干活很热闹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在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村里引进的服装厂成了产业扶贫“明星”,厂里的员工中,21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寿文春介绍,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引进项目以后,刘井固村的妇女从“留守妇”变成“巧媳妇”,从围绕锅台转到靠勤劳实现增收。

【就业】村里头上班 工作有了着落

在刘井固村的服装厂内,只听见电熨斗发出“咝咝”的声响,几十名工人在流水线上熟练地工作,一片忙碌的场景。

李宝霞是服装厂的烫工,今年年初,服装厂还没建成,村里的干部就向她发出了“邀请”。

“丈夫出去打工,自己只能在家照顾老小。”李宝霞说,当初驻村扶贫的干部介绍,村里引进项目要建服装厂,可以先去培训一个月,回来就在家门口上班。

当时李宝霞有了顾虑,自己外出培训,谁来照顾老小生活?

在村干部的劝说下,她转而一想,自己在家缝缝补补做针线没问题,不说养家,在服装厂上班能顾住小孩上学支出,也可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可以尝试一下。

就这样,她从围绕锅台转的主妇,变成了一名服装生产线上的“巧媳妇”。

【感想】想致富得从思想上转变

现如今,李宝霞一家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家里5口人,仅有丈夫1人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李宝霞说,最初被定为贫困户,也是因为消费得多,生产者少,虽然丈夫做建筑工,但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多少钱。

她介绍,土地虽然流转,但收入有限。进入服装厂工作以后,每月能拿1800元左右,她觉得也算是为家里添砖加瓦了。现在她越工作越有劲儿,这也源于思想上的转变。

“村里人在家待惯了,刚开始进厂觉得受约束不适应,后来觉得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了,大家自然就感受到劳动付出的益处了。”李宝霞说。

“以前除了在家带孩子以外,打牌、闲聊没啥意思,姐妹们在一块干活儿很热闹,又有星期天,生活上充实了,不再无所事事。”李宝霞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她认为,在家看孩子辛苦仅仅是一方面,想致富得从思想上转变。

【踏实】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双手

长久以来,她不出去打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做饭。李宝霞的大儿子自从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以后,她的心里就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咱小时候没有上过大学,家里老人不识字也不管你,也没考虑那么长远,不能让下一代也跟着没有文化,孩子中考名列前茅,我内心也踏实了。”李宝霞说。

对于现在的生活,她说,现在的工作离家近、有保障,虽然赚得不多,但这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的,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双手,“驻村干部给咱帮助是输血,剩下的只能靠勤奋。”

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村支书刘书月带头“移风易俗”,扶贫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村支书上任后 立下这几条“规矩”

村民待客,干部不作陪;村里红白事交“红白理事会”处理;村里建设项目,干部不得插手

村里没了那么多麻烦事儿,人心更稳定了,村民一门心思去致富,村里也更富了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以前,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家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致富想法也较为保守,导致收入来源单一,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如今,在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村里引进项目,改善了居住环境,村民们变输血为造血,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村里“两委”立下不成文的“规矩”,谁家来了客人,干部不陪客,谁家有了红白事,干部不随礼,全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

立规后,大家省去了各类麻烦,不比大操大办,比起谁在外面打工赚钱多,全村合力致富。

【改变】以前守着一亩三分地 现在开始比谁赚钱多

昨天清晨,伴随着一场小雨,刘井固村从凉爽中苏醒。

一大早,村支书刘书月就让河南商报记者和他一道去贫困户刘长峰家看看,刚一敲门,院内就传来“嘎嘎”的鹅叫声。开门的是刘长峰的父亲,老人自称今年已经80岁,儿媳妇有精神疾病,儿子收废品收入也有限。

“扶贫人员到村后,根据我家情况,给予农村低保、新农合补贴、到户增收等8项补贴。”刘老先生称。

刘井固村目前有9户村民没有脱贫,其中不乏“五保户”和“因病致贫”的困难户。多年来,刘井固村为何积贫?村支书刘书月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积贫的原因之一就是村里农田地质好、产量高,村里的男劳动力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

“但是种地的收入是有限的,1年下来每亩地产出只有1000多元,长期以来,指着田地过日子,收入来源太单一。”刘书月说。

他说,积贫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胆小不敢投资,等到想投资建设了,村里土地紧张了,“说起来还是思想不够解放。”

“扶贫人员驻村后,引进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指导大家靠劳动增收,这两年村里人的想法也开始改变,年轻人开始比谁在城里打工赚钱多,围绕锅台转的妇女也开始进厂打工。”刘书月说。

他认为,村里人现在比前些年钱袋子鼓了,以后比现在还要强很多。

【纠正】办事不是靠吃喝 村民待客 村干部不再作陪

在农村,谁家来了客人一般喜欢让村里有威望的人陪同待客,村里的干部因此时常要被叫去“组饭局”。不仅如此,哪家娶了媳妇嫁了闺女也会让村干部“露脸”捧场。

刘书月称,这些习俗会产生一个问题,你去这家,那家也会叫你,一碗水要端平,你能不去?

当上了村支书后,他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村“两委”不能去村里人家陪客,陪客人可以让家族有威望的老人去。遇有红白事不能随礼,这些全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

“同样,村‘两委’成员娶媳妇嫁闺女也不得接受村民的随礼钱。”刘书月说,“刚开始有群众会议论,家里有客人来了,村领导都不来,逐渐地大家也都习惯了。”对此,村主任刘顺希说,过去,谁家有白事儿,比着请戏班子唱戏,大操大办,“花那钱有啥意义,净给群众增加负担。”

在刘顺希看来,“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群众不再相互比,可以省下很多钱。“村干部为大家服务办实事儿,不是靠吃喝。”刘书月称,最近村西头一个村民得了重病需住院,村主任忙着跑前跑后争取资金帮助,“大家有啥事也公平了,没有啥意见了,也好开展扶贫工作了。”

“村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移风易俗,不捧场不是不给面子,该成亲戚的跑不了,有事了就解决。”刘书月称。

村里没了那么多麻烦事儿,大家的心思也就花在致富上了。“现在大家都去搞经济了,年轻人去城里打工,老年人在家看家护院。”刘书月称。

【约束】村里任何建设项目 村干部都不得插手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井固村也赶上了“飞速发展”,泥土路需要硬化、基础设施需要更换,刘书月提出,村里的任何建设项目,村“两委”不得插手。

“有人说我不像村支书,别村的村支书看着牛气得很,自己村的工程自己不干预,憨。”刘书月笑着说。

他说,扶贫以来,村里建设的项目比较多,农业开发、项目引进、电力设施、街道硬化等,得让外面专业的人来做,要是让干部去参与,群众就要怀疑了。

村里项目让外人包,村里人想干也不行。

“村里人很多都是做装修、工程的,让村里人去干,如果偷工减料,就不好看了。”刘书月称,干部不参与项目坚持了多年,谁有疑问都可以去落实。

就这样,村里花小钱村“两委”可以定,花大钱就要开群众、党员会决定。

“村里稳定也就在这些事上了,人心稳定了,大家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讨论这些,岂不忙着赚钱致富?”刘书月称。

村里的致富能手 要分享养猪“生意经”

跟亲戚借了2万元钱,刘顺田创立了村里唯一的养猪场,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

他寻思着,自己养猪能富起来,该怎样带动其他村民增收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几天来,河南商报记者在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蹲点采访,感受到了扶贫带来的变化,村干部一致认为,实现脱贫不是问题,脱贫后如何致富才是关键。

脱贫先立志,致富还得靠自己。说起村里的刘顺田,他除了村支部委员这个身份,村里人还称他致富能手。

【探访】大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强

昨天上午,河南商报记者和村支书刘书月一起来到了刘顺田的养猪场。

院子不大,仅有两间房屋供居住,剩下的四间房屋都改建成了猪舍。

“老刘舍得给猪下本儿,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清理猪舍喂饲料这活儿可不清闲,一般人不是嫌脏就是嫌累。”刘书月说。

河南商报记者在猪舍中看到,刘顺田将母猪、小猪分开,猪舍旁边还简单搭建了一个饲料间,一旁放置了一个较大的水桶。

“其实喂猪并不算麻烦,一早一晚料理好,其他时间还可以接送孙子孙女。”刘顺田说,他一家7口人,孩子们出去打拼,自己在家养猪也能挣不少,现在扶贫力度很大,大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强。

【努力】他借钱搞养殖也做成了

以前,刘顺田做过木匠、收过粮食,自打腰出现问题后,不再干重体力活。

2003年,他萌生了养猪的想法,可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他从亲戚那借来了2万多元。

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养殖户来说,防疫防病尤为关键,刘顺田说,比卖猪行情更可怕的就是疫情。

“2009年,当时同村另外一个养殖户到家中拉抽水机,他家猪染上了高热病,人到家里来并没在意,第二天早上去喂饲料发现猪躺倒一地。”刘顺田说,后来才意识到,“人身上携带病菌,病菌传染很快,导致猪舍里的80多头猪一夜之间染病,赔了好几万元。”

他介绍,今年养的60多头猪,加上家里7亩多的田地,一年下来收入能有7万元左右。

【信念】赚钱的都是能够坚持的

刘顺田认为,致富首先要靠勤,其次要多一些思考。

“之前跟其他人说过一起养猪,量大了卖猪价钱也会高一些,可能是有人怕养不好赔钱,觉得有风险,但是不付出,什么也弄不成。”刘顺田说,自己养猪能致富,也希望能带动其他农户增收。

对此,刘书月也认为,思想不解放,做事保守,守着一亩三分地很难致富。

“致富不是说说就能成,赚钱的都是能够坚持的,就拿养猪来说,不管行情如何,都要把猪养好,哪一年行情好了,过去赔的也能赚回来。”刘顺田说。

之前,刘井固村“雨天两脚泥,房子透风,校舍漏雨”,如今路平了、灯亮了、大妈跳起了广场舞……

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村民说“多亏了第一书记”

河南商报记者 彭大龙

“自从中央发指令,扶贫工作全启动……上级派来扶贫组,访贫问苦到家中,一人一卡有联系,有啥困难要说清,精准扶贫有方案,第一书记履责任……”这是浚县王庄镇刘井固村村委主任刘顺喜为“扶贫攻坚”创作的打油诗,诗中提到的第一书记便是鹤壁银监分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寿文春。

从省级贫困村到扶贫“明星”村,刘井固村发生了巨大改变。

过去,刘井固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房子透风,校舍漏雨”,如今旧村换新貌,道路不再是大坑连小坑,村里的小学也得到翻修,村里还有了文化活动广场……

改村貌、引项目、抓扶贫,近两年来,这名“外来”驻村干部受到村民的频频点赞。

【新官上任】找准“穷根子” 开对“药方子”

2015年9月,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寿文春做的头件事就是走访贫困户。

“到村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落后、贫困。”寿文春说,村貌的脏乱只是表象,人的思想意识落后才是贫困的根本。

接下来,他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通过全面核查摸底,对全村贫困人口家庭成员、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村办企业状况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登记梳理造册。

识别贫困户的工作有些繁杂,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常卧床。”寿文春说,这也成为摸排精准扶贫底数的“尺码”。

【帮扶A】引进项目 让厂子落地 “留守妇”在家门口就业

在刘井固村,不少家庭男人外出打工,在家带娃照顾老人的“留守妇”成了剩余劳动力。让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生产力,因地制宜引进项目是脱贫的“良药”。

寿文春一边谈项目引进,一边找让厂子落地生根的空地。村里要发展生产,村西头是庄稼地,又紧靠邻村,东头房屋密集,如何选址也是一项难题。

寿文春经过与村“两委”多次协商,决定将村委会对面的大坑利用起来。填坑建厂的主意得到上级认同,厂子在今年年初建成并投入生产。

李宝霞就是项目脱贫的受益者之一。村里引进了服装厂,让在家带孩子的妇女有了用武之地。“村里建厂安置就业,既能照顾家里老小,也能挣钱补贴家用,这真得感谢寿书记。”李宝霞说。对于这些变化,其他村民也都说,“多亏了第一书记。”

【帮扶B】修道路 架路灯 建广场 “谁来俺村都说喜欢”

要致富先修路,脱贫致富是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改善村容村貌是让居住环境得到升级。

村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现在,村里的道路再也不是过车一阵土、下雨两脚泥了,路修到了庄稼地,道路改善后,村子看着也干净了。

修道路、架路灯、改电力设施、增设用水压力罐,村民着实感觉到了变化,坑洼泥路变坦途,晚上路灯照亮家门口,村貌换新颜。村民徐爱菊拍着胸脯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以前不敢说,现在谁来俺村都说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寿文春陆续帮助该村争取了100万元的道路建设资金、110万元的自来水和农村电网改造资金、45万元的土地平整资金。

除此,寿文春所在的鹤壁银监分局牵头筹集10万元,浚县政府和王庄镇政府共同筹资10万元,帮助刘井固村修建了新的村委会,还安装了空调。

过去,天黑了村民无处活动,文化大舞台建成后,每到傍晚,这里就成了大家跳广场舞的聚集地,村里的变化也展现在广场舞大妈喜悦的眉梢上。

【帮扶C】建新图书室、修缮校舍 孩子能更好地阅读

“原来的舍破烂不堪,玻璃破的也不少,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别说受冷受冻,有的栏杆都糟了。”刘顺喜回忆说。

鹤壁银监分局为村小学争取了40万元修缮资金,为所有学生更换了课桌椅、文具,为教室和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现在的刘井固村小学,教学楼窗明几净,操场上各类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还新建了图书室,基础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今年“六一”儿童节,寿文春带着几十名该村小学生与鹤壁银监分局的职工子女进行了互动交流。“与城市的孩子玩耍、吃饭、交朋友,建设图书室,每周上阅读课,都是为了尽量缩小基础教育的地区差距。”寿文春说。

第一书记为啥在小学教育上使劲?寿文春有一次到村民家中走访,看到大人光着膀子,孩子也如此,这让他意识到人的思想、行为模式是会传递的,如果孩子从小教育不好,可能也会变得贫困。让村子脱贫,必须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心声】村干部要成打不散的扶贫队 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个人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几年,寿文春有不少感受。

“有的村民对扶贫认识不足,争当贫困户,不是说去想办法依靠自己的智慧、双手致富。”寿文春说,扶贫先扶志,“每家靠政策资金扶持是有限的,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根本,得让大家树立自力更生,不愿穷、不甘穷的意识。”

在寿文春看来,村“两委”干部作为带领全村致富的堡垒,要成为打不散的扶贫队,在扶贫路上村里绝不能落下一个人。

村民刘长峰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已经80多岁,家庭生活全靠他收废品维持。寿文春到他家了解情况后,进行“一户一策”帮扶,为其争取了农村低保、新农合医疗补贴、危房改造、到户增收等8项政策扶持。“刘长峰家是享受政策最全的,全村因病因残致贫的有9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寿文春说。目前,共为7户8人办理了“五保户”,为11户13人办理了“低保户”,为11户办理了危房改造,为62人争取了到户增收资金。

此外,对于教育扶贫,寿文春也充满希望:因为智力、家庭等因素,一些孩子可能不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尽可能让孩子们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让他们有志气,最后起码能成为一个不躺在国家政策怀抱里的人。

【记者手记】村面貌要变 内在的思想更要变

转眼驻村蹲点即将结束,半个月时间里,对农村面貌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体验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

刘井固村是典型的平原乡村,原来村里没有项目、没有第一书记、没有如今更多的扶贫政策,但人人都迫切想摆脱贫困。

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刘井固村也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明星”村。

正如寿文春多次跟我讲到的,脱贫已经不是难事,难的是在脱贫的基础上致富。村里面貌是变了,但“内核”的东西也要变。

在村里我每天伴随着鸟叫声起床,眼前的村子依然平静,但扶贫的各项动作悄然萌动,跟村民沟通时,言语间我感受到:要致富、不甘落后的意识已经倾注在他们心中。

如果再来刘井固村,我想这里一定会再次大变样,还会像歌中唱的那样“越来越好”。⑧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