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重点新闻推荐

鹤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综述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中心记者 王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景。在鹤壁,这些已经触手可及。

早在2001年,我市就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实践。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无疑是我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共创园林城市美好家园进程中,我市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

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226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687.8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39%,绿化覆盖率达39.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7平方米。

规划先行,“追绿”17载造就生态美好家园

家住淇滨区香江翡翠城小区的韩金华虽已72岁,仍每天和老伴儿骑行十多公里健身。“随便走哪条大街小巷,都是绿荫遮路。骑累了,走两步就能找到街心花园歇脚。”韩金华说,越来越美的城市环境让人神清气爽。

十年植绿,泽被万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精细化管理,我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道路林荫化、绿地功能化”的城市园林绿化布局已跃然而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坚持依法建绿护绿。编制完成了《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鹤壁市城市绿道建设专项规划》《鹤壁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并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了评审。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现有绿地系统与规划发展绿地相统筹的原则,2016年9月,我市对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完善并实施。制定并实施了《鹤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鹤壁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通过建章立制,有效保障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有序推进。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是‘三城联创’、建设品质‘三城’的重要内容,同时与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市相辅相成。自2014年明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四大班子鼎力支持,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全面掀起了创建热潮。”市创园办有关负责人说。

2014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达到11.24亿元。截至2016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41.0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69.2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7平方米;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了“路路树不同,街街有特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多彩长廊,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8.3%。

匠心独运,打造淇河生态精品景观

天气晴好的日子里,绿意盎然的沿淇滨河公园游人如织。市民或三三两两健身散步,或聚在一起下棋聊天,尽情享受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舒适环境。“与淇河为伴,在诗歌长廊咏诗、欣赏书法,在鹿台遗址感触殷商文化,在淇奥(yù)翠境拥抱自然,这是咱鹤壁人的‘特权’,有啥理由不爱这座底蕴深厚、宜居宜游的城市呢!”9月21日,在淇水诗苑散步的市民杨向格说。

淇河是北方地区流经城市唯一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河流,《诗经》中有39首诗歌描写其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被誉为“史河”“诗河”和鹤壁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古老淇河穿城而过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的原则,先后编制了《鹤壁市淇河生态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打造了淇河湿地公园、淇水诗苑、淇水乐园、淇奥(yù)翠境、朝歌文化园等沿淇滨河公园。其中,占地332.5公顷的淇河湿地公园,因湿地生态保育、生态修复成效明显,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淇水诗苑收录了先秦、秦汉、唐宋、明清、现代等历代咏淇诗歌和鹤壁籍诗人所写诗歌1500余首,诗歌长廊将诗书长卷、绘画碑文、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城市滨河景观;朝歌文化园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鹿台遗址为依托,以殷商文化为内涵,成为游客游览观光、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沿淇滨河公园的建设,把淇河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使生态景观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

示范引领,海绵城市建设让人居环境更和谐

2016年5月1日,河南省首个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公园——桃园公园(位于淇滨区兴鹤大街与朝歌路交会处东北角)建成并开放,也是一座市级综合性公园。绿地率达到81%的桃园公园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旱溪、PP蓄水模块等海绵城市建设元素,实现了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80%以上的降水留在了公园。

2015年4月,我市被评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24平方公里,试点项目包括绿地广场、城市道路工程、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治理、城市防洪与水源涵养、建筑小区等六大类68项。

如今海绵城市理念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更多群众期盼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治好黑臭水体,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我家附近的臭水沟这次可算彻底治理了,原来夏天滋生好多蚊虫,都不敢开窗户。”家在淇滨区淇河路中段土地局家属院的李桂香老人所说的臭水沟,就是新城区北部穿城而过的棉丰渠。新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棉丰渠治理也纳入改造范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市政府成立了鹤壁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随着新城区城市水系生态治理工程、老城区汤河流域及支流泗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推进和建设,全市河道正在全面实施清淤疏浚、截污入网、管网疏通等治理,不久将实现城区河渠自然连通,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水体水质,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截至目前,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3.8亿元,城市水系、道路、单位庭院(居住区)海绵化改造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17年底全部完成。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地、市政设施的渗蓄能力,绿化质量和品位大幅提升,在我省已形成试点示范效应。 

统筹推进,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我们花了8万多块钱就买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保障房,政府给了我们这些没有固定收入人员最大的保障!”9月20日,淇滨区长江路办事处漓江花园小区居民齐美云高兴地说,小区环境优美,超市、卫生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出门就是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条件一点儿不比商品房小区差。

据悉,2014年到2016年,我市建成区实施保障户数达3万余户,住房保障率达到98.8%;省政府下达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1.71万套,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完成棚户区改造244.4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328.5万平方米,实施城市危房改造14.9万平方米。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建成区97个社区各类配套设施完善。

此外,我市不断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先后建成3个污水处理厂和2个垃圾填埋处理场,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2.4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99.25%。积极推广城市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和装备式建筑,2015年到2016年,二星级绿色建筑面积107.66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55.08%,节能建筑比例达到63.5%。集中供热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4.05%。全市已建成239个公共自行车租赁存取点,投放公共自行车5915辆。

城在园中建,人在林中行。多年来,我市通过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和美誉度,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统筹协调发展。面向未来,鹤壁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动力,向着建设品质“三城”阔步前行。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