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时评】让更多非遗文化“活”起来

陈静

近日,浚县泥咕咕又火了一把:歌曲《泥咕咕》将唱响中国香港一带一路”世界合唱节;因春节登上央视名声大噪,5000只泥咕咕飞进”北大等高校。

泥咕咕,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被民俗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浚县黎阳镇杨^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浚县泥咕咕更是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市,除了泥咕咕,还有民间社火、大平调、正月古庙会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非遗文化只有“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然而当前一些非遗”,无论从传播形式还是实用性来说,都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想要传承与发展下去,必须做出改变,探索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大众接受习惯。

我们看到,这次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小学正乐合唱团演唱的以泥咕咕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时尚艺术,向世界展现泥咕咕的无穷魅力;登上央视,通过更广阔的平台推介和宣传自身,让浚县泥咕咕名声大噪,带来了更多传承与发展的机遇……这些都是很好的创新与尝试,也必将带来良好的效果。

说到底,“非遗”能不能得到良好传承,既需要外部各方面支持,也离不开自身“活在当下”式的自我创新,离不开海纳百川、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只有“活”起来,更具现代活力,才能得到年轻人的喜欢,只有让年轻人愿意接触、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才能让“非遗”真正站稳脚跟、传承开来。

总值班:梅思龙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