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重点新闻推荐

养殖户眼中的我市畜牧业发展变化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霄楠】40年来,我市畜禽养殖业从传统走向开放,从落后迈向现代,40年蓬勃发展的历程深深铭刻在养殖户的心上。鹤山区是我市专业养鸡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该区姬家山乡姬家山村的几位农民自发养鸡,以后逐步向四周辐射,带动了全区、全市养殖业的发展。7月13日,记者来到这里,通过对“60后”“70后”“80后”3个年龄段的养殖户采访,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60后”养殖户窦玉兵:改革开放前,受条件所限家里养不了几只鸡

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鹤壁市北方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玉兵来说,改革开放前的一些记忆至今难忘。窦玉兵出生于鹤山区鹤壁集镇窦马庄村,据他描述,40多年前,老百姓为了改善一下生活,就在家里散养几只鸡、收几个鸡蛋,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没法多养。

6e97f5bc4dcc49f7af995629335c8a64

鹤壁市无影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生态放养的方式饲养土鸡。

“改革开放后,村里分了地、搞包干到户,养殖也放开了,我就弄了个养鸡场,养了200多只鸡。”提起办养鸡场的事,窦玉兵略显自豪,“那可是全村第一家上规模的养鸡场。”

规模上去了,可养殖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是没有规模养殖的经验和技术,碰上事儿不知道该咋弄。”窦玉兵回忆,有一次,他拿着铁锨直接到鸡群里去铲粪,结果捅了娄子,“一过去就把鸡吓着了,鸡一受惊吓就会扎堆,结果挤成一团,压死了十几只,可把我心疼坏了。”

疫病防治也是很大的难题。“有了病也不知道该咋弄,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鸡一只只死掉。”窦玉兵说。

“70后”养殖户王长平:设备现代化、养殖上规模

与窦玉兵感同身受的,还有鹤壁市绿洲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平。王长平是鹤壁集镇东马驹河村人,生于1976年的他虽然对改革开放前的事情没有什么印象,可无论是家里开办养鸡场的教训,还是经营畜牧业设备再到投资开办青年鸡培育基地的经历,都让他清楚地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市畜牧业的发展脉络。

e2d0df39ccd04b66b292e4a56571c550

鹤壁市绿洲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鸡舍。

“我父亲就开过养鸡场,最多的时候存栏量有3000多只。”王长平说,他父亲是改革开放后较早的“万元户”,可即便如此,也为养鸡这个行当伤透了脑筋,“养鸡场后来没开下去,他也坚决反对我搞养殖,还给我留下一句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像王长平父亲那样,在改革开放初期经历过挫折的养殖户并不少见,但历经坎坷之后,我市畜牧业愈挫愈勇,以不可抑制的势头迅猛发展。1991年,我市成立了市畜牧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畜牧发展中心,拉开了畜牧业大发展的序幕;1994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畜牧业第二步跨越的决定》,创造了鹤山区姬家山乡年产鲜蛋308.1万公斤、鸡蛋产量超过粮食产量的奇迹……

当时经营兽药和养殖设备的王长平就因此获益良多。“畜牧业发展好了,我的生意也就做大了。”王长平说,那几年,他销售的兽药种类越来越多,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齐全。虽然经营养殖设备已让王长平成为颇有身家的小老板,可在与养殖大户、畜牧企业老板的交流中,他才发现在产业化、现代化支撑下的畜牧业蕴含着惊人的效益和发展空间。 

于是,王长平利用熟悉养殖设备的优势,于2014年建起了一家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青年鸡培育基地。

“我们一期12栋鸡舍已经建成投用,每栋存栏6万只,一次性出栏72万只。”王长平介绍,为了把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他们采取了业内领先的养殖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在我们这儿,一个人就能照管几万只鸡,收鸡蛋都是机器人。”

80后”养殖户李利红:种养结合、生态放养

同样是养鸡,在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李家顶村的鹤壁市无影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没有大规模的标准厂房和鸡舍,没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设备,有的是树成荫、草如茵的生态环境,三五成群的土鸡在半山腰的果树间奔跑嬉戏、静卧休憩。“我们采用的是种养结合、生态放养的方式,利用荒山荒坡种植苹果树、山楂树、核桃树等,不设鸡笼,就让鸡在山上、树林里跑;喂的是五谷杂粮,鸡也会自己找些草籽、虫子吃,让鸡在自然环境中长大。”公司负责人“80后”李利红走上了养殖的另一条道路。

这样的养殖方式效率并不高。“春秋天产蛋率60%左右,冬夏两季只有30%,而规模化养殖场的产蛋率可达95%。”李利红介绍,因为追求自然生态,无论是捡蛋、管理等都需要更多的人工,“自动化养殖一个人能照管3万只鸡,生态养殖照管1万只鸡就要4个人,综合算下来,生态养鸡的成本要比自动化养殖高出2到3倍。”

这样看似落后的生产方式,效益并不差。“我们的土鸡蛋一盒60枚、5斤重,能卖90块钱。”李利红说,除本地市场外,他们公司的产品还在河北等多省打开了市场。

从上世纪70年代农民在家里偷偷养上五六只鸡,到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道路,再到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从“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到鸡蛋产量超过粮食产量,再到种植、养殖、加工、生态游的综合发展模式;从禽畜不会养、疫病不会治到畜牧部门免费上门指导、提供服务……改革开放40年,我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养殖户眼界更宽了、生产水平更高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绿色发展机制,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养殖,促进种养循环,进一步提升畜牧产业档次和水平。同时将畜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以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居民脱贫致富。”鹤山区副区长袁志勇说。  

总值班:刘善新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