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把困难群众当亲人 把扶贫车间引进村

把困难群众当亲人 把扶贫车间引进村

淇县朝歌街道石桥村驻村工作队工作小记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范鑫 文/图】淇县朝歌街道石桥村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40户1039人,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升级村内基础设施,落实各项精准帮扶措施,已累计帮扶225户1009人实现脱贫。2016年年底,该村经上级部门验收实现贫困村摘帽。

957ab6e680644bd28a28f5f3a01cde33

在位于石桥村的服装加工车间内,几名女工正在制作服装。石桥村的贫困村民在这里工作,每月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

“目前,全村仅剩15户30人尚未脱贫,他们大多因残因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致贫,帮扶难度大,稳定脱贫困难。”11月5日,淇县供电公司驻石桥村第一书记杨志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密切配合,智志双扶,帮出了感情、扶出了实效。

驻村工作队队员跑前跑后,悉心照料患病贫困村民

“要不是侯叔及时赶来把俺爸送到了县医院,后果不堪设想,现在都觉得后怕……”11月5日,在石桥村贫困村民赵建青家中,女儿赵莉茹回忆起两个多月前发生的事情就红了眼眶。

8月17日一大早,患偏瘫落下后遗症的赵建青病情加重,不慎从床上跌落,家中85岁的老母亲招架不住,急忙打电话向驻村工作队求助。帮扶责任人侯国华及时赶到,把赵建青送到了医院。

“老侯带着赵建青抽血、化验、做CT。”石桥村党支部书记程光庆回忆,一连几天,都是侯国华在医院照顾,直到赵建青的女儿从外地赶回来。不少医生、护士和住院患者以为侯国华是赵建青的家属。

赵建青出院后生活无法自理,侯国华经常去帮忙打扫卫生,帮他换衣服、擦身子,从不嫌脏嫌累。

“取钱、拿药,跑前跑后的事儿,我全都指望老侯。等病好了,我得把房子盖起来。”赵建青躺在床上虽无法翻身,但心里牵挂的是病好后把家里盖了一半的房子盖起来,这也得益于侯国华平时对他的鼓励。

侯国华今年55岁,单位选派驻村工作队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我是个老党员,又熟悉农村情况,我去最合适。”侯国华笑着说,“我早把石桥村当家乡,把乡亲当亲人了。”

联系企业在村里开办服装加工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石桥村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城郊村。针对农闲时节村内妇女就业难这一问题,驻村干部积极联系河南新亚服装有限公司租下村内废弃的小学校园,开办扶贫车间——服装加工车间,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集体每年也增加了1.5万元租赁房屋收入。

“我们这里的女工们不但有养老保险和全勤奖,还能享受带薪培训。”服装加工车间负责人董爱莲告诉记者,目前该车间已经帮助包括12名贫困村民在内的25名女工实现就近就业,熟练工一个月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

“村里以前的线路老化,存在用电安全隐患,驻村工作队发挥行业优势对全村的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改善了生产生活用电条件。”程光庆提起村里的变化又打开了话匣子,“这不,去年1月,帮扶单位给俺村新安装了78盏路灯,以前一到晚上两眼一抹黑,你看现在,路灯架起来了,健身广场修起来了,一到晚上,老老少少都到这里活动,尤其是跳广场舞的,跳得可带劲了。”

“要让石桥村老百姓富起来、‘两委’班子强起来,还需要产业项目的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因地制宜谋划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在巩固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引导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和食用菌类,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村民通过劳动脱贫致富。”杨志强说。

总值班:陈鸿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