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发展高质量富美新鹤城——我市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综述

2019-10-16_4251007

图为园林绿化提升后的淇水诗苑景观。目前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绿荫城”让市民共享更多绿色福利。本报资料图片

2019-10-16_4252149

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始,沿着绵延30公里的淇河生态文化风貌带向下游而行,沿淇公园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图为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瞰图。本报资料图片

2019-10-16_425215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已渐成市民及周边城市游客的度假选择。图为生态修复后的浚县浚内河。

本报资料图片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帅 范鑫】人民群众期盼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正是为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迈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和“六城联创”为抓手,以文明城市创建引领百城建设提质,以百城建设提质支撑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城市“四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面貌越扮越靓,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以人为本的城市特质更加彰显,富美鹤城正在绘就“产业富、百姓富、精神富,城乡美、生态美、和谐美”的美好画卷。

打造试点“鹤壁模式”,示范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位于淇滨区兴鹤大街与朝歌路交会处东北角的桃园公园内,蜿蜒流淌的人工湖芦苇摇曳,岸上乔灌木错落有致,植草沟绿草茵茵,雨水花园多种草本花卉竞相绽放,可吸水的红色健身步道将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观景平台等区域串联,坐落于公园东门的智慧书屋则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我省首个“海绵”公园,桃园公园每天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为了充分发挥公园的科普、示范、互动性,园内还设置了一批海绵设施提示牌,市民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现场获取海绵城市相关知识,游园赏景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自2015年4月以来,我市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地方特色,严格管理运营,注重技术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政府主导技术创新、平原地区内涝防治、跨地块雨水协调控制、立法保障促长效推进的海绵城市建设“鹤壁模式”。今年4月,鹤壁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考核验收,得到考核组高度评价。5月29日,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向全省推广“鹤壁模式”。

外墙贴上保温板,家里用上干净、省电的热风机或可做饭能取暖的生物质炉,在我市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群众可以暖暖和和过冬。2017年,鹤壁成功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清洁取暖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热源侧”与“用户侧”同步发力,实施“补初装不补运行”财政补贴机制、“六个一”建设推广标准,总结出“农村清洁供、节约用、投资优、可持续”“城区智慧供、高效用”的建管模式,形成了可示范推广的清洁取暖“鹤壁模式”,鹤壁因此连续两年考核均为优秀,荣获“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称号。

6月26日,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比国家、省定目标分别减少30个和10个工作日。鹤壁着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双改革,编制“一张蓝图”,建立空间规划信息平台,整合14个部门、70多类空间数据,绘制完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图;打造“一个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发建成了具备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形成双改革“鹤壁模式”。

做活“四篇文章”,稳步提升城市综合 承载能力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在提质。如何做活“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是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挂帅,主管副市长牵头的高规格指挥部,我市高位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作。

绿荫满鹤城,扮靓城市底色。有“绿”,城市才更有生机。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始,沿着绵延30公里的淇河生态文化风貌带向下游而行,沿淇公园美景让人目不暇接,绿荫里散步,廊亭下咏诗,沙滩上嬉戏,市民的周末休闲时光在“绿色的海洋”里度过。在老城区,沿街游园、造型雅致的街头小品把城市装扮得生态怡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让老城区换新颜。我市以“全域植绿,绿满鹤城”为目标,实施城市绿化项目324个,建成城市生态廊道400公里、城市绿道300公里,构建了多层次、多形态的生态环境体系,努力打造公园城市。

碧水镶玉带,流淌灵动诗意。有“水”,城市才更有灵气。臭水沟摇身变为景观河,水清岸绿,市民健身赏景两不误。这样的景象,已变为现实。打通并海绵化改造6条、38公里长的新城区内河水系,治理老城区24公里长的汤河流域,生态修复淇县水河、浚县浚内河,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我市坚持科学规划、理念先行、畅通水脉、以水润城的治水思路,逐步恢复了水生态系统,拓展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承千年文脉,铸就城市灵魂。近年来,我市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坚持“文”“景”结合、“文”“旅”融合、“文”“化”组合,打造有文化、有情感、有温度的城市文化载体,彰显城市文脉,鹤壁演变为一个古今辉映、富有诗意的地方。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看京杭大运河、游古城,渐成市民及周边城市游客的度假选择,而纵观鹤壁全域,朝歌老街、李尚书府、朝歌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新景点成为游客网红打卡地;中原文博会、民俗文化节、樱花文化节、淇河诗歌节等四大节会品牌叫响;全域实施文明创建,连续20年评选表彰“鹤壁好人”等各类先进模范人物近2万名,学好人、做好人、礼遇好人蔚然成风。

业兴促转型,打造富美鹤城。天海集团持续保持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先地位;中维化纤公司尼龙66特种纤维填补了国内空白;航盛公司研发的智能网联产品不但实现了人机互联、远程控制、语音识别,还打破了国际品牌垄断……我市“以业兴城”路径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基础上,紧紧抓住5G应用机遇,全市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城市”“光网城市”“宽带鹤壁”建设;持续拓展在政务云、医疗云、农业云、企业云等方面的合作,重点建设鹤壁东区5G创智数字产业园,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城市。

实施城市“四治”,聚焦聚力群众美好生活新向往

道路宽敞,路面干净,沿街墙体粉刷一新且色调一致,门面房广告牌匾整齐划一,机动车行驶有序……走在浚县黄河路上,眼前的景象让大学毕业返乡的小何眼前一亮:“尤其近两年,县城环境变化明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

城市“四治”(治污、治堵、治脏、治差)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大家反映最强烈、最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治理难题,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城市“四治”,品质品位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治“污”,还百姓天蓝水碧。我市坚持突出重点、源头防治、整体推进,持续推进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省内传输通道城市排名保持前列;钜桥南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静脉产业园、金山污水处理厂、山城污水处理厂、盖族沟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均加快推进,16个南水北调总干渠保护区内污染隐患治理完成14个。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交通秩序治“堵”,解群众心中之堵。打通断头路、卡脖路34条(段),新建道路70余公里,新增停车泊位7500个;加快创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258台新能源公交车投用,对56个公交站点进行升级改造,新增5条公交线路,8个公交场站启动建设,道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市容卫生治“脏”,扮靓城市容貌。推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路长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商贩进行集中治理,力推“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扎实推进数字城管工作,力促城市运行畅通有序。强化城市道路“以克论净”考评,规范整治渣土运输秩序,推进路面清扫机械化,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确保城市清洁全覆盖,力促城市面貌干净整洁。

——公共服务治“差”,提升百姓满意度。改善教育服务,新建续建学校19所;保障医疗服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个;丰富文体服务,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13个,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推进便民服务,全面完成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库升级改造,与国家、省平台对接,实现事项管理对接及办件信息推送。

实践证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转型发展的引领工程、民生改善的保障工程、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我市将以省政府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为引领,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的征程中,蹄疾步稳、信心十足! 

总值班:霍海洋

责任编辑:韩智英 总值班: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