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的丁思阳:科学规划临时停车位 让非机动车有路可行
淮河路一市民骑着电动车从机动车道经过。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吕登纬】“我觉得《淇河晨报》我为‘六城联创’建言栏目很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声的平台。”1月19日,在北京工作的丁思阳告诉记者,他想利用这个平台为我市“六城联创”建言献策。他建议,相关部门在今后规划机动车道和临时停车位时,应考虑为非机动车留车道。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他看到淇滨区多条街道让非机动车“无路可行”。
“机动车拥堵是全国性的难题,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机动车道的数量和宽度。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非机动车驾驶者的感受,甚至让非机动车面临‘无路可走’的窘境。”丁思阳说,这个问题在我市也很常见。
当天上午,记者在丁思阳的指引下来到淇滨区淮河路、淇河路、黄山路等路段了解情况。在淮河路华夏小区南门附近,原本宽敞的非机动车道有部分区域规划成了临时停车位,留给非机动车行驶的车道仅有20厘米左右。类似的情况在淇河路、黄山路也存在。
“路边是临时停车位,骑车只能走机动车道。”一市民表示,他担心有些机动车会突然开门,撞上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非机动车道被临时停车位侵占,多地都存在这样的情况,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二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记者查阅相关报道,了解到杭州、郑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关注此类问题,并通过修建非机动车、行人共用通道来缓解。
相关媒体曾发文评论:“城市管理、交通等职能部门很有必要引起重视,划定红线,减少乃至杜绝非机动车道被停车位侵占的现象。停车难问题需要解决,但解决的办法不是‘柿子拣软的捏’,无止境地要求‘人让车’。”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