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堵缝隙消灭臭虫
臭虫是一种能散发臭味儿的病媒生物,以吸食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还可传播疾病。
臭虫在什么环境下生活?如何防制臭虫?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健康城市创建办工作人员。
问:什么是臭虫?
答:臭虫也叫木蚤,约有75种,体扁宽,身长4至5毫米。雌虫体积比雄虫大,红褐色。臭虫繁殖能力很强,雌虫每个繁殖季节可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
问:臭虫有什么特性?
答: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臭液,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这种难闻的臭味。臭虫昼伏夜出,以吸食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吸血后便躲藏不出,所吸血液需数天才能消化完。
问:臭虫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
答:臭虫喜欢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活。当环境温度下降至16℃时,其会进入半休眠状态;即使温度下跌至-10℃,臭虫仍然能够存活至少5天;若在-32℃的低温下,臭虫会在15分钟后死亡。臭虫具有高度抗旱性,即使在气温35至40°C湿度低的环境下仍能存活。
问:臭虫有哪些生活习性?
答:臭虫喜欢群居,大批聚集在隐匿场所,主要栖息在床架、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等物品的缝隙中。不论是幼虫还是成虫,都是在晚上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会吸食家兔、老鼠和鸡身上的血。臭虫活动时敏捷而机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时吸取宿主的血液,5至10分钟就能吸饱。吸血时若宿主身体稍有移动,臭虫便立即停止吸血并马上爬走隐藏。
臭虫成虫在冬天停止吸血和产卵。若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
问:臭虫有哪些发育过程?
答:臭虫的生活史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期。卵为黄白色,长圆形。六七天后,卵孵化为若虫,蜕皮5次后变为成虫。
问:臭虫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答:臭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夜间叮咬吸血,扰人睡眠。叮咬时,臭虫含有异性蛋白质的唾液注入人体皮下,可致局部红肿,奇痒难忍,搔破后还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若长期被较多臭虫叮咬,可引发贫血、神经过敏及失眠,严重影响健康。有实验证明,臭虫还可传播回归热螺旋体、鼠疫杆菌等病原体。
问:如何防制臭虫?
答:防制臭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勤洗蚊帐、床单,用石灰或油灰填堵容易孳生臭虫的床板、衣柜等物品的缝隙,也可用滚烫的开水浇在缝隙中。对不能用开水浇烫的衣物,可用消毒粉或洗衣粉浸泡半小时以上。此外,还可使用安全性高的化学药剂喷洒在臭虫聚集的区域。(鹤壁日报记者陈海寅整理)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