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旅游

全国5A级景区约94%需要分时预约

目前旅游业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如何?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有什么特点?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游客安全?

9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及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三季度A级景区游客数达到去年同期七成左右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情况看,行业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旅游景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环比增长158.7%;旅游收入环比增长131.7%。第三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体游客接待人数达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一些地方的景区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旅游度假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环比上涨247.7%;总收入环比上涨144.6%。7到8月,全国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九成左右。

乡村旅游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环比增长106.3%;总收入环比增长148.8%。7到8月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均已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透露,截至9月中旬,全国旅行社复业率已达75.72%,团队旅游业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0%左右;在线旅游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产品单价逐步恢复,业务总体恢复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级饭店业务加快恢复,恢复经营9421家,复业率达9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等复工复产复业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助力市场恢复振兴。”单钢新称。

264家5A级景区实施分时预约

单钢新表示,针对旅游景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做好有序开放、预约旅游。加快推动5A级景区实施分时预约制度,截至目前,除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中,已有264家景区建立实施了分时预约制度,占总量的94%左右。

“我们预计乡村旅游在‘双节’将迎来一波旅游小高峰。”单钢新表示,近日,他们集中向社会推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

比如,甘肃的“黄河悠悠千年古镇之旅”、山东的“亲情沂蒙红色人文之旅”、湖北的“田园诗画丰收采摘之旅”等。此次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类型丰富,有以北京延庆“醉美花海之路”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型,也有以湖南常德“世外桃源怡然度假游”为代表的景区带动型,还有以江西婺源“最美田园古村”为代表的田园休闲型等类型。

单钢新指出,综合有关数据判断,此次“双节”长假选择自驾出游的比例有望达到60%以上,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已成为自驾游的热点目的地。

景区要防止人员瞬时聚集现象发生

“今年的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假期长达8天。一方面,游客出游意愿高,市场复苏期待高;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风险也高。”李健说。

在疫情防控方面,李健要求,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强对已恢复经营活动文化和旅游场所的监督指导,指导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指导A级旅游景区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

在出游安全方面,李健指出,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出入口、健康码扫码区、重要游览点等关键节点管理,做好游客疏导、管控,防止人员瞬时聚集现象发生。

同时,重点对观光车、索道、缆车、游乐等设施设备开展自查,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指导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商,与游客签订规范合同,鼓励游客购买意外保险。指导旅游饭店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餐饮安全。

此外,加大安全提示引导力度。多途径、多形式发布安全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擅自到未开发或未开放的无人岛、保护区、水库、峡谷、海滩等区域活动。(据中新网)  

责任编辑:刘彭军 校对:程睿 巡查: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