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社会

从春节愿望看生活之变

□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玉姣 文/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春节记忆,记者近日采访了生于不同年代的市民,通过他们的春节愿望,感受鹤城巨变,感受百姓生活之变。

50后周永业

以前过年爹娘就怕饭不够吃

现在俺就盼着孩子们多吃点儿

1

周永业

“新衣服买过了,年货也置办齐了,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强多了!”2月8日上午,环卫工人周永业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和同事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我就心疼,要是他们过过俺小时候那种日子,就知道节约粮食了。”周永业出生于1953年,十几岁就到生产队劳动了,那时物资极度匮乏,大家的生活都比较艰苦,小孩子最期盼过年,大人却最害怕过年,因为没钱置办年货。

谈到童年回忆,周永业印象最深的就是饿。“全村200多口人,生产队安排了两个食堂,粮食根本不够吃,大家到了饭点都往前挤,能分到一个窝窝头就高兴坏了。那时候,大人们总喜欢蹲着,那是因为饿得没力气了,还有不少人饿到身上浮肿。”周永业说,有一年春节,生产队做年夜饭,全村200多口人只下了20斤面条,分到每个人碗里还不到半碗,即使是这样,大家仍然觉得那顿年夜饭香得很。

“俺小时候过年太简单了,买点儿柿饼、核桃,再买两斤肉,就算备齐年货了。小孩子不能吃柿饼、核桃,那是留着招待客人的,两斤肉还得留出来一斤走亲戚,剩下这一斤做成饺子馅儿。”周永业感慨,如今,他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腊肠、瓜子等年货,年夜饭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最起码要准备十几个菜。“俺小时候过年时就盼着开饭,爹娘就怕饭不够吃;现在,俺就盼着孩子们能多吃点儿,别剩饭。”

60后张勇

以前盼着过年能吃块肉 现在大鱼大肉随便吃

山城区居民张勇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生活朴素艰苦,大家只求温饱。“我小时候就盼着过年,过年能敞开怀吃顿饱饭,有时还能吃到肉。”张勇回忆,他家住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日子十分拮据。

张勇如今不喜欢吃红薯和胡萝卜,因为小时候吃伤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粮食有限,不少人把红薯、土豆作为主食,还有人把胡萝卜、高粱面、玉米面和在一起蒸窝窝吃。“那个年代缺吃少穿的,就连窝窝也不能敞开吃。”张勇回忆,小时候,每次吃饭前,父母都会根据人数把饭菜分一下,一般一个小孩儿一个窝窝,父母两个人分着吃一个窝窝,给孩子盛饭时会从锅底盛,因为能捞到稠的。

张勇和兄弟姐妹非常期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白面馒头和饺子,有时候还能吃到肉。“那时候,蒸一锅白面馒头、割几斤肉就算准备好年货了。除夕和大年初一吃饺子我都吃得特别慢,因为一个人只能分到一小碗,得慢慢品。碰上好光景,我们家过年时还会炖肉,但基本上一人一块儿,哪像现在大鱼大肉堆着吃。”张勇说,如今他看着家中堆成山的年货就犯愁,总想吃点儿素菜解解油腻。

70后赵晓英

以前过年才能穿新衣 如今想穿随时都能买

2

赵晓英

赵晓英是淇滨区黎阳路街道佳和社区工作人员,2月8日上午,她要去辖区群众家中走访。到别人家中做客,得拿出“压箱底儿”的衣服,赵晓英顺手在柜子里拿出一件羽绒服:“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随便拿出来一件就能当‘压箱底儿’的衣服,不像小时候,想穿新衣服得等到过年。”

赵晓英生于上世纪70年代,她小时候虽然没有饿过肚子,但服饰上还不能实现自由,只有到过年时,爸妈才会给她做一身新衣服。

“我们小时候都是扯布料做衣服,我妈一般得在过年前两个月开始计划,从生活费中省出钱给我做新衣服。”赵晓英回忆,母亲还特地把衣服做大两个号,这样可以多穿几年;衣服上有破洞时,母亲会一边修补一边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小时候,我妈经常叮嘱我穿衣服要注意,我的旧衣服还得留给亲戚家的小孩儿穿。那时候,如果老大是女儿、老二是儿子,父母给老大做衣服时会选黑色、灰色布料,到时候还能留给老二穿。现在,新衣服想买就买,大家还很注重款式和颜色搭配。”赵晓英感慨,实现穿新衣服的自由,代表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了。

80后李丹

以前5元压岁钱就是“巨款”

现在家长一出手就是上百元

3

李丹

“我小时候盼望过年是因为过年能收红包,那个时候能收到1块钱都能高兴半天。”2月8日,淇滨区居民李丹到银行换了2000元新钱,准备春节时给孩子们包红包用,她想起自己儿时过年时的情景。

“我是一名80后,小时候大家都不是很富裕,给小孩子的压岁钱不会太多。一进入腊月我开始盼着过年,过年可以拿到压岁钱,我会提前想好怎么花这笔‘巨款’。”李丹说,这笔“巨款”一般不会超过5元钱,压岁钱一般是1毛、2毛的,偶尔也能收到5毛或1元的。“有一次,在外地当兵的叔叔过年回家探亲,他给我们兄妹几个每人发了一个红包,每个红包里都是1块钱,大家高兴得又蹦又跳,我妹妹赶快趴在地上给叔叔磕头拜年,把一家人都逗笑了。”李丹说,“现在收入高了,家长一出手就是上百块。”

90后韩盛鑫

儿时两年没等来一辆玩具车

现在专门腾出一间房放玩具

4

韩盛鑫

浚县居民韩盛鑫是一名90后,他小时候的春节愿望是能有一辆玩具小汽车。

“我们小时候接触的玩具比较少,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会跳的铁皮青蛙、玩具小汽车是我们那一代人眼中的明星玩具,但很多父母不会给孩子买,他们觉得买玩具太浪费钱。”韩盛鑫回忆,他读小学三年级时,一个玩伴儿因拥有一辆玩具小汽车成了一群人中的“大哥”,让他非常羡慕,他央求父母给他买辆同样的玩具小汽车。父母每次都说“到过年时再给你买”,可一连两年都没有兑现承诺。那两年,韩盛鑫每到过年都会哭一场,最后在父亲的呵斥声中停止哭泣。

“直到我小学毕业也没能拥有一辆玩具小汽车,后来上了初中又觉得玩玩具小汽车太幼稚了。”韩盛鑫说,小时候没得到心爱玩具的遗憾他一直记在心里,他把这份遗憾化作爱送给了自己的孩子,每年过年都要给孩子买两样玩具作为春节礼物。

“我家孩子刚生下来,我就给他买了好多玩具,后来又给他买了电动摩托、电动汽车、蹦床等玩具,现在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放孩子的玩具。”韩盛鑫说。

00后姜瑞杰

儿时春节想去看天安门

如今开上车说走就走

5

姜瑞杰

浚县居民姜瑞杰今年刚满20岁,他说,和80后、90后相比,他是幸福的一代——实现了常穿新衣、肉蛋奶糖不用愁。

姜瑞杰儿时的春节愿望已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我们小时候一般是自己背着零食去郊外春游,可我们都想去大城市看看,我小时候一到过年就吵着要去北京参观天安门。”姜瑞杰说,小时候,他身边不少小朋友去过北京天安门,并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这让他非常羡慕,但父母觉得全家去北京旅行花费太大一直没同意,他只能通过写作文“实现愿望”。

“变化是从2017年开始的,我们家从那时候起每年都会外出旅行一次。”姜瑞杰说,2017年,他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全家首先自驾去了北京旅行,随后又驾车去了洛阳、四川、山东等地旅行,如果没有疫情,他们今年春节原本打算去西安旅行。  

责任编辑:刘彭军 校对:程睿 巡查: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