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时政

推动“工业大提质” 打造发展新优势

淇县聚焦四大关键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陈静 通讯员 杜习忠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重点。

回顾历史,淇县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流动着工业经济的血脉。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工业的起步发展,还是盛极一时的淇县工业“八大厂”;无论是经历改制的“阵痛”,还是改制后爆发出的巨大活力,都为淇县工业大提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着眼当前,淇县把学党史与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通起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两个高质量”建设的实际成效。

“我们以打造全省工业强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为目标,围绕‘育、转、聚’做文章,提升改造‘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6月11日,淇县县委书记杨建强如是说。

坚持一个“育”字, 做大做强工业

6月11日,走进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农业),企业负责人一见到记者就介绍:“我们总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1.5万吨植物蛋白深加工项目不久前顺利投产,项目前景良好。”

成立于2002年的飞天农业具有年精深加工玉米50万吨、小麦24万吨的生产能力,是玉米加工规模全省规模最大、小麦产业链条全国最长的粮食加工企业,可生产100余种下游产品。新上的植物蛋白深加工项目,是企业着力打造的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产业园将成为淇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位于鹤淇产业集聚区的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维化纤),作为淇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的中流砥柱,经过6年深耕细作,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全球第7家、国内唯一掌握安全气囊丝生产技术的民营企业,生产的尼龙66色纱、尼龙66工业短纤、尼龙66高强军工特种纤维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食品加工和新材料作为淇县的两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县食品加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7家,新材料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家,发展势头强劲。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工业产业?淇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深耕谋划,坚持一个“育”字,育产业、育企业,一步步化茧成蝶。

在育产业方面,突出食品、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围绕粮食精深加工、畜禽肉制品精深加工、休闲健康食品饮品、尼龙66新材料、晶体新材料、合金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承接产业转移,争取成果转化,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在育企业方面,围绕现有主导产业企业,合理推动同类企业以相互参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抱团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按照“专精特新”工作思路,指导企业进一步细分产品市场,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各擅胜场,规避同质化竞争。

坚持一个“转”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不断创新的奋斗史。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谁能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转型升级,谁就能站稳脚跟、赢得主动权。

作为一家传统食品企业,河南链多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链多多)拥有一张闪亮的名片——省级智能工厂。

走进链多多中式营养快餐智能工厂,智能生产线使卤面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出品率。

“一条生产线可完成倒粉、和面、蒸面、挤汁、放卤、切断、预冷等10余道工序,只需要3名员工就能在1个小时内做出2.5吨观之金黄、嚼之筋道、香气扑鼻的卤面成品。”链多多生产经理海丹说,除了全自动智能卤面生产线,链多多还打造了一座自动化立体冷库,存取货物自动化,产品先进先出,高效、快捷、准确的智能操作系统,让仓储工作轻松了许多。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河南新歌源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歌源)也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通过智能化操作系统将原本需要10多人操作改为了3人即可,还在工艺参数在线监控、染液精度自动调节、设备参数自动报警等方面有较大提升,让公司实现了传统生产模式向先进智能制造模式的转变。

实施“三大改造”是全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所谓“三大改造”,即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目前,淇县年均实施改造项目17个,投资额达8.2亿元,3家企业、1个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企业运行质量与效益显著增强,转型升级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全县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3.66亿元,创新氛围更加活跃。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淇县找准转型着力点,发展增长点。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坚持一个“转”字,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思路,深入开展“三大改造”提升活动。同时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工作,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利用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层次提升、高质量发展。

坚持一个“聚”字,促进行业集聚发展

众所周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往往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如果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便能实现以“聚”促转型、促提升、促发展。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生产基地项目是河南特种尼龙产业园区入驻投产项目,走进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巡回监控机器设备运行状况。

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中维化纤全力打造河南特种尼龙产业园区项目。“北京邦维自去年10月份入驻投产以来,已为我们带来4000万元的订单,看到园区优势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后,他们还将另外6个项目打捆落户园区。”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胡博说,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有10个项目落户,还有5个项目正在洽谈中……一个个项目的稳稳落地,折射出的是园区带来的集聚效应。

不仅是中维化纤,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飞天农业也在全力加快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果把整个行业比作木桶,作为“长板”的龙头企业不仅要自己拔尖,还要帮助补短板,增强行业的“蓄水”能力,共同把市场做大,也为自身长远发展拓展出更大空间。

据了解,在淇县县委县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主动引领的意识,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在未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行业集聚发展,淇县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推广中维化纤公司“龙头企业+园区+产业链”模式,以核心企业为支点,沿产业链向上下游、左右岸延伸,构筑网状集聚园区。着力打造以中维化纤为核心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园、以飞天农业为核心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化解当前产业集聚区“形聚神散”问题。

淇县还加快平台建设,依托行业协会,搭建产业集群平台,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分工配套,推进大中小企业间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高标准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积极引进物流、电商、金融、科研、设计、会展等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把生产性服务业短板补齐。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