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社会

淇县革命烈士陈清志:弹尽被俘,宁死不屈

淇县革命烈士陈清志为掩护战友突围,把敌人引向自己

弹尽被俘,宁死不屈

□鹤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马梅雪 巫尚京

淇县有一通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陈清志的事迹就铭刻在上面:“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7月14日,记者来到了陈清志的故乡淇县庙口镇原本庙村,探访陈清志的英勇事迹。

协助武工队挖出土匪藏匿的武器

陈清志,又名陈嚎妞,1925年出生于淇县庙口镇大牛庄村(现属淇县庙口镇原本庙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由于生活困苦及日军的侵害,陈清志家里有6口人相继去世,陈清志成为了孤儿。

1945年6月,汲淇联合县大队解放了陈清志的家乡,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庙口村建立了六区区公所。当地的土匪武装失去了存身之地,他们把枪支弹药集中起来,埋藏在万古村(现属于淇县高村镇)的一户村民家里,并扬言:“如果谁走漏了消息,将来腰断三截!”

1946年冬季,21岁的陈清志成为了六区区公所的通信员,区长为杨贵。平日里,杨贵和陈清志同吃同住,教陈清志学文化。在区公所,陈清志得到了组织的关心,体会到了民主平等,他把区领导看成了自己的贴心人。参加革命不久,陈清志把土匪藏匿武器的地点告诉了杨贵,并带着杨贵和武工队去万古村挖出了这些武器。

“他带着武工队挖出了敌人藏的60多支步枪、4挺机枪和很多子弹,这些枪支弹药全都运回了后方。”陈清志的侄子陈合林对记者说。

为掩护战友突围被俘,牺牲时年仅22岁

1947年7月6日,由于安阳形势紧张,大批知识分子、商人纷纷南逃,当晚涌向高村镇。陈清志协助杨贵组织这些人员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安置他们住宿。午夜,为防止敌人偷袭,杨贵和武工队员向三里屯村(现属于淇县高村镇)转移。陈老华、姚老湘、杨富等匪首带着400多名土匪,向三里屯包抄过来,妄图一举消灭杨贵和武工队。杨贵想到敌人可能封锁向西通向解放区的交通要道,就带领武工队赶往西北方向的浮山岭阻击敌人。武工队员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陈清志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大腿,倒在地上不能站立。杨贵见状,立即前来搀扶。陈清志知道自己伤情很重,怕连累战友,他恳求杨贵带着武工队突围,自己留下掩护战友。当时情况紧急,杨贵就留给陈清志一支手枪、一支步枪和一些子弹、手榴弹,带着武工队突围。陈清志不顾自己的安危,鸣枪把敌人引向自己。敌人发现陈清志以后,掉头包围过来,陈清志爬到土坎下,忍着剧痛与敌人战斗。长枪的子弹打光了,就用短枪打,短枪的子弹打完了,就用手榴弹战斗。在陈清志的掩护下,杨贵和武工队员冲出了包围圈,迂回到山北脱险了。陈清志拖着受伤的身体,一直战斗到子弹全部打光,最后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

原本庙村原村委会主任宋庆回忆:“我们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知道陈清志的事迹。当时陈清志被抓时,土匪们对他拳打脚踢、用枪托砸,然后用箩筐把他抬到高村镇的大街上示众。土匪们严刑拷打陈清志,逼迫他说出武工队的下落。但陈清志咬紧牙关,什么也没说。”

陈清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坚贞不屈,没有向土匪低头乞求。穷凶极恶的土匪们面对坚强不屈的陈清志,黔驴技穷。土匪搬来铡刀将陈清志铡成三截。“陈清志牺牲时的场面很惨烈,他的尸首被土匪扔进了淇河,汹涌的河水冲走了他的尸骨,然而他的英名永留人间。陈清志牺牲的时候才22岁。”陈合林说。

“杨贵一直惦念着他,后来亲自来村里为他办了丧礼。杨贵在村里开大会时还说,谁找到陈清志的尸首就给予重奖。”陈合林说。 

责任编辑:刘彭军 校对:程睿 巡查: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