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八角社区99岁老人张敬玉:记忆力强,《三字经》《百家姓》张口就来
开发区八角社区99岁老人张敬玉
记忆力强,《三字经》《百家姓》张口就来
张敬玉老人(右)在与儿子聊天儿。
□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文/图
开发区八角社区99岁高龄的张敬玉老人记忆力非常好,年轻时的事记得一清二楚,还能背《三字经》《百家姓》。“我母亲脑子不糊涂,经常给我讲道理。”张敬玉的儿子张清元说,老人时常教导他,遇事不生气,吃亏是福。如今,张敬玉老人一家已是五代同堂,一大家子和和睦睦。
作息规律、心胸开阔
10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张敬玉老人家采访时,老人刚起床,在家人的帮助下坐上轮椅来到客厅。慈眉善目的老人身穿红色缎面上衣、黑色小脚棉裤,脚上穿着手工缝制的布鞋。知道你来采访,我母亲可高兴了,精神特别好,一个劲儿念叨‘啥时候来’。”张敬玉的儿子张清元说,母亲上了年纪比较嗜睡,每天上午、下午都会睡两三个小时。为了锻炼母亲的思维能力,他们经常让老人串珠子、背《三字经》《百家姓》。
张清元的话音未落,张敬玉老人背起了《三字经》《百家姓》。听到夸奖时,老人还自豪地说:“虽然我没上过学,但是常用的字我还认识些。”
张敬玉老人告诉记者,她出生于1922年,是大八角村(现八角社区)人。她靠种地为生,养育了4个孩子。和很多长寿老人一样,张敬玉也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裹着小脚,经历过贫穷、饥饿、战争等磨难,但也养成了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及乐观向上的心态,她也因为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在社区里颇受敬重。
“以前我们社区谁家办红白喜事,都请我母亲去管事,因为只要有她在,多少人需要用多少东西,她都算得一清二楚。”张清元说。
“今年,我母亲的视力开始退化,以前她眼神很好。”张敬玉大女儿76岁的张莲娥告诉记者,她母亲作息规律,早晨6点多起床,晚上8点左右睡觉;喜欢吃饺子、面条、浆饭。平日里,老人喜欢吃的东西也都由弟媳妇梁喜绒用心准备。张敬玉儿媳妇梁喜绒认为,心胸开阔、喜欢热闹、为人诚恳是婆婆长寿的因素。每天有很多老人去家里找张敬玉聊天儿、打牌、听戏曲等,老人会把家里好吃的分给邻居及孩子;遇到难题老人会第一时间和孩子们商量,不往心里藏事。“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我们一大家子近40口人,从没有发生过矛盾,婆婆也时常教导我们遇事要本着吃亏就是福的原则处理,所以我们家人特别团结。”梁喜绒说。
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
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路走来,吃尽苦头的张敬玉老人如今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住着大高楼!”张敬玉老人说,现在不仅国家给她发高龄补贴,社区每年也给她发500元津贴。“我没想到现在的生活这么好!”说着,她握着八角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素旗的手不放。
“奶奶,知道您喜欢热闹,等文化广场建好了,您就去那里听戏。”刘素旗说。“没想到你们将老村的戏台搬到了社区,我心里高兴啊。”张敬玉老人满眼期待。
这些年,开发区八角社区每年用集体收入给老人发放过年津贴,已连续发放了14年。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