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人不冷,冬日暖洋洋——记者探访浚县新镇镇彭村小学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温暖的教室里上课。
□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文/图
今年7月中下旬,受连日降雨及上游分洪影响,我市多地遭受洪水袭击。眼下已进入冬季,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恢复情况如何?11月15日,鹤报融媒体记者深入浚县新镇镇彭村,探访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
今年7月下旬卫河大堤彭村段突然决口,洪水涌向左岸的彭村等10多个村庄,导致群众受灾严重。
11月15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彭村小学门口,该校教师王红敏先查看了记者的健康码、行程码,又让记者消毒,然后带记者走进校园。“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特别是学校。洪灾我们都战胜了,决不能输给疫情。”王红敏说。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进入校园后,记者听到教室里传出的读书声。
记者看到,教室已经粉刷一新,2000余平方米的操场已经硬化,供学生取暖用的空调也已安装到位。
“以前操场没有硬化,学校的条件也比较简陋,好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村小学读书。洪灾过后,学校房屋被评为C级。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变好点儿,教育主管部门和前来帮扶的市纪委监委出了不少力。”王红敏一边说一边带记者参观修缮一新的教室。
“洪灾刚过,整个校园都是淤泥,教学用具都漂到教室外了。看着一片狼藉的校舍,我们心里都很难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红敏眼泛泪光,学校只有3名老师和15名学生,洪水过后,教学用具被泡受损,未硬化的操场根本无法行走。
为了让学生们如期开学,从8月中旬开始,学校教职工、村民、帮扶单位工作人员、爱心志愿者都来帮助清理校园。
修整后,学校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入冬后,教室里配装了空调。“今年冬天,孩子们不用受冻了,他们可以和城里学生一样在暖意融融的教室读书。”王红敏说,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师生们感到了浓浓的暖意。
10时许,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兴奋地跑出教室。“老师,你能跟我们一起跳绳吗?”“好啊,每人跳5下,输的人摇绳。”冬日暖阳下,宽敞的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和平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村里给村民发放了棉被、食物等应急物资。村里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他们正对57座D级房屋推倒重建,预计12月底全部完工。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