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新闻 > 鹤壁新闻 > 鹤壁社会

“扯淡碑”为明末“朱三太子”墓碑考

8b91a9ed55734c25853826f2e79fc726_b_B_BASIC

“扯淡碑”

引言

淇县的摘星台公园里,树立着一块人称“扯淡碑”的石碑。石碑看上去已年代久远,斑驳的碑面仿佛向人述说着它的久经沧桑。所幸的是,碑面上大小不一、风格多样的文字仍然可辨。碑面正中有“泰极仙翁脱骨”六个大字,大字旁各有两行小字,是用文言文写成。除此以外,碑首居然刻着“再不来了”“扯淡”这种通俗直白、完全是现代汉语行文方式的文字,“扯淡碑”正是因此而得名。(参见注1)

如此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引发了人们的诸多好奇。于是围绕着石碑的立碑人、立碑年代和立碑意图等问题,就有了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的解读:有人断言,这是“一眼假”的假文物,古代怎么可能有人说现代汉语;有人调侃,石碑的主人一定是个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时空旅行者”,他刻下这些文字就是幽默一下,让几百年后的人们看见大吃一惊;有人推测,从碑文看它似乎是明末一位沐姓大臣的墓碑,此人由于朝廷变故隐居淇县云梦山,伺机东山再起却终未如愿,临死前悲观厌世,发出“扯淡”“再不来了”的感慨;更有人在寻访石碑的知情人士,查考其历史变迁和相关资料后郑重申明,这块石碑大有来历,它是在用隐晦的文字向世人透露一段重大历史,暗示它是明末北京城破之时逃亡到淇县避难的崇祯皇帝的墓碑!

上面诸多说法,彼此的差距可说是不止十万八千里,到底哪一种更接近真相?要想探究“石碑何人所立,何时所立,何种意图所立”的问题,最直接又最可靠的证据材料之一,就是其上的文字。只有详细考察并破解碑文含义,才有可能拨云见日,揭开这块神秘石碑身上的种种谜团。笔者在此不揣浅陋,抱着“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态度,试图将石碑上的文字逐词逐句进行解释说明,个别地方还加以举例,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若有错谬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碑文解读

碑身正面大字

“泰极”

解释:“泰”是平和、安定、通达之义。“泰”和“否(pǐ)”都是《易经》的卦名。成语“否极泰来”即指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此处“泰极”意味着“否来”。

说明:认为“扯淡碑”主人是崇祯皇帝的观点,依据之一就是这里。古时皇帝是“九五之尊”,在人间至高无上,“泰”到了极至。

“仙翁”

解释:年老的神仙。由于传统文化深受道教影响,故“仙翁”一词也是古人对道士、道长的敬称。(参见注2)

“脱骨”

解释:是“脱胎换骨”或“脱骨换胎”的简称。本来是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解脱升仙,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了。(现代含义则变化为,比喻人的思想得到彻底改造,重新做人了)

说明:“脱胎换骨”对于修道者而言,是脱离肉身离开尘世,因此也是死去的委婉说法。所以“扯淡碑”应是一块墓碑。

“再不来了”

说明:与“脱骨”相照应,表示脱离人世间,不想再来了。

“扯淡”

解释:“扯淡”这个词其实古代即有,也有好几种含义。第一种是:看开、淡化。例如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初年,内阁首辅高拱被罢官在家,身染重病,心中忧闷,无聊时就天天写“精扯淡”三字数百次,于是心中同徐阶、赵贞吉、张居正等政敌的嫌隙就渐渐消化了。(原文参见注3);第二种是:“贫嘴”“胡说八道”。例如《西游记》第八十回写到,“行者道:‘看见我们丑陋害怕。’八戒道:‘可是扯淡!我们乃生成的,那个是好要丑哩!’”;第三种是:“没意思”“真丧气”。例如明代纪振伦《三桂联芳记·征途》一文中:“思量做这官儿,真个叫做扯淡,一连饿了三日,不尝半口汤饭。”

说明:以上三个例子都出自明代作品,这表明“扯淡”一词在当时已经是人们的口头语,只是用于不太庄重、正式的场合。因此,现代人用的“扯淡”一词其实古来即有。(但需要说明的是,经常有人将“扯淡”写成“扯蛋”,而“扯蛋”一词诸多权威词典均未收录,是近年来恶搞的产物。)(参见注4)

碑身正面小字

碑身正面共有四行,64个小字。(其中“扯”字下面竖刻两行,32个字:“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濛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淡”字下面同样竖刻两行32个字:“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标点是笔者所加。)(参见注5)

“翁,燕人”

解释:“燕”,古地名。古代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燕国国都被称为“燕都”或“燕京”。(北京古称“燕京”)

说明:泰极仙翁是“燕人”,表明他是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等地人氏。

举例:《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飞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水木氏”

解释:姓氏为“水木”。

说明:历史上未闻有人姓“水木”,这很显然是隐语。考虑到泰极仙翁是明末清初的人,而明清之际的人习惯用字谜来表露身份,这里应当是用了字谜。他真正的姓氏可能是沐,或者朱,等等。“朱”字可由草书的“水”,加上“木”字拼成。下面是“水”字草书的几种常见写法:             

此外,古代出于“为尊者讳”,在念到尊上的某字时尽量避开其音(例如郑成功本名郑森,后来被皇帝赐姓“朱”并改名“成功”,但由于“朱”是国姓,身边人或是敬重他的人就用“国姓爷”“赐姓公”“国姓成功”等方式来称呼他,以避讳“朱”字);在书写某字时则增添或减少其笔画(例如孔子名“丘”,为尊孔起见,雍正帝诏令将“丘”加上“阝”变成“邱”以避孔子名讳)。考虑到“朱”是明朝国姓,不便于直书,故“水木”二字也可能是避讳“朱”字而得来。

举例:再考虑到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当时正是易姓换代之际,“朱”姓由于是皇族姓氏而变得高度敏感,很多宗室后裔纷纷隐去姓氏,希望在乱世中得以保全。例如著名画家石涛原名朱若极(明靖江王后裔)、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dā,明宁王后裔)、著名画家“牛石慧”(据说是朱耷之弟)等等。朱耷在明亡后自称“八大山人”,就因他原本是皇族却沦为草芥,“朱耷”失去了“牛耳”(代指权力、地位等),就成了“八大”二字;“八大山人”草书字形与“哭之”“笑之”很接近,也表明了他的内心感触;而“牛石慧”三字草书字形则与“生不拜君”很接近。

“明末甲申”

解释:明末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

说明:“明末甲申”四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怵目惊心。因为“甲申之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重大,对当时人而言有如“天崩地裂”。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无奈自缢。4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又很快败退,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宣布“定鼎燕京,以绥中国”。5月,明朝大臣拥立弘光帝在南京登基,宣示承继大统。11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一时间各种力量激烈角逐,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举例: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甲申纪闻》:“甲申之变,天崩地裂,悲愤莫喻,不忍纪,亦不忍不纪”。抗战胜利前的1944年,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反思明朝灭亡、农民起义军成败的经过及原因,供后人借鉴。

“访道云濛修真”

解释:在云濛山访道修行。(访道:求仙问道;云濛:山名,位于淇县西部,现在多写作“云梦山”,据传是战国时期鬼谷子及其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隐居的地方;修真:道教词汇,指学道修行、求得真我。)

说明:如果是在太平盛世,这么做自然是充满了闲情逸趣,但在“明末甲申”的时代背景下,泰极仙翁不远千里从河北北部去往云梦山,可能就远不止“修道”这么简单。云梦山也并非什么道教名山(云梦山因鬼谷子而闻名,鬼谷子培养的学生都是“兵家”。天下大乱时隐居云梦山,是否有“伺机东山再起”之意?)

“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

解释:泰极仙翁的事迹已被“甲申之变”的史书详细记载,我们这些人不敢再啰嗦了。(予等:我等;赘:添附,累赘地说)

说明:泰极仙翁的生平事迹能被史书所记载,而且是“详载”,其人身份地位非同一般。(古代正史“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都是以人物传记形式记录历史,能被记录的人都是有重大地位或影响的;关于“甲申之变”,民间的记载也非常多)

“予等”一词,表明碑文作者应当不止一位。这也可从石碑上有多种字体、多种刻法这一点来得到印证。(参见注6)

“不敢再赘”,显示出对泰极仙翁身份和地位的恭敬。

“生不言寿,莫考其纪”

解释:泰极仙翁生来从不说年寿,没人能考证他的年纪。(莫:“没有谁”;考:考证,探究;纪:年纪。)

说明:这句话除了字面含义,很可能还是个双关语,是在暗示泰极仙翁身份特殊。古代用“万寿无疆”(出自《诗经》)来称颂天子,用“万岁”“千岁”等指代皇帝、太后、太子等人,谈论他们的年龄、健康等在古代都是禁忌。

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

解释:有人说,(泰极仙翁)十二岁就死了。答曰,是的。(纪:年纪;卒:死去。)

说明:关于这一句话,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十二年为一纪,“一十有二纪”就是一百四十四年。

“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解释:四个空门人:清琴、清棋、清书、清画(已是抱病老人)立碑于此。(可见这是碑文的落款)

说明:“空门人”指空门之人。一般认为“空门”是指佛门,其实出家当道士同样可称为“入空门”。例如《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就是说尤三姐拔剑自尽,柳湘莲心灰意冷出家当了道士。

四个空门人都是“清”字辈,故简写为“清琴棋书画”。(“清”是道教的信仰主题之一。道教讲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守清规戒律;道教信奉的三位神称“三清”,道人被称为三清弟子。因此道人的道号以“清”字命名是很常见的,例如《水浒传》里公孙胜道号一清,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有全真教道士清笃)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这四个空门人为何以此排序,像是商量好的?他们与泰极仙翁是什么关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金庸《射雕英雄传》中,“南帝”大理国皇帝段智兴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出家当了和尚,法号“一灯”,他手下的四位家臣追随他修行,号“渔樵耕读”。“渔樵耕读”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所以泰极仙翁可能与“一灯大师”有类似的经历。

碑身背面文字

石碑的背面,碑首处竖刻“碑阴”两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副,右侧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侧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石碑背面文字解读如下:

“碑阴”:碑的背面本来就叫碑阴,这两个字可以忽略。

“为善最乐”:修道之人自当多行善事,这四个字体现出了道教修行的理念。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这四句出自唐代道士吕岩(吕洞宾)的《绝句》一诗,其诗为清代《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八所收录。诗写得很长,其中四句是“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碑阴这四句诗与吕诗高度雷同。吕洞宾被道教奉为“吕祖”,在碑阴刻上这几句,可能是出于对吕祖的推崇。

由此可见,“扯淡碑”碑文充满着浓郁的道教气息,特别是“仙翁”“脱骨”等词汇,很像是在称呼一位参透了人情冷暖,看淡了世事无常的修行之人,与《庄子·天地》中“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扯淡碑”揭秘

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的墓碑

综上所述,根据“扯淡碑”的相关种种资料综合考察,会发现它的确是一块古碑无疑,绝非近年来造假的产物;“扯淡”一词既然明代已有,那么墓主人是“时空穿越者”的说法显然也是荒诞不经的;至于“扯淡碑”是崇祯皇帝墓碑的说法,根据碑上泰极仙翁“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的句子来看,立碑人是尊重并承认“甲申之变”相关历史记载的可信性的,而“崇祯皇帝并未在煤山自缢而是逃到了云梦山”这种说法,此前并未见于任何史料记载,所以“扯淡碑”是崇祯皇帝墓碑的说法,也确实有点“扯淡”了。

尽管如此,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块石碑上的碑文确实暗含着一些曲笔和隐语,暗示了泰极仙翁其人的非同一般,汇总起来有:“泰极”“燕人”“水木氏”、经历了“甲申之变”、被许多史料所提及、没人知道他的年纪、可能十二岁时就死了、身边有至少四人长期相伴……合理的推测是,这位“泰极仙翁”确实是历史上一位比较知名的人物,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的身世和经历在当时不能被公之于众。在他去世以后,知情人士不愿这段历史长埋于地下,于是用“打哑谜”的方式为他立了这块石碑,希望后来人能够发现并重视。数百年来,石碑经历了种种动荡年代,又几度被人迁挪到不同位置,但最终仍大体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精心保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碑文上的这么多信息点,指向的是历史上的哪位人物呢?

巧合的是,接下来将提到另外一块石碑,不过它远没有“扯淡碑”那么神秘,而是近年新立的。在淇县庙口镇的王洞村和王滩村之间有一块墓碑,碑的上端刻有“定王归宿”四字,中间竖刻“明崇祯之子广裕避嫌改名王公讳广大崔孺陵墓”。此外还刻有对联“珠玉隐居金沙滩,育子耕读万代传”和其他许多文字。

据网上消息(参见注7),立下这块墓碑的是王洞村、王滩村里居住的王姓村民们。他们对外一致宣称,王家是“朱改王”,他们是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的后代。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定王下落不明,“不知所终”(据《明史》,参见注8),其实是避难到了淇县庙口镇,改朱姓为王姓并于此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人丁众多的王氏一族。王氏族人曾经长期保存定王当年所用的一件“皇袍”作为信物:“在清末民初的那些年里,政治环境宽松了,这里姓王的人用不着再为自己是明朝皇帝的后代而担惊受怕,族人中的男性结婚当天,新郎要穿上皇袍完婚。每到清明节,族人要到祖坟举办坟会,在坟会上他们把祖传的皇袍高高挂起来,让全族的人祭拜。”可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生活所迫,“皇袍”被改成小孩的衣服让孩子穿了,从此“皇袍”被毁。

这么重要的实物证据已经不在,着实让人惋惜,但是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情理来推断,王家人关于祖先的声称自然还是有可信度的(改姓“王”,可能也有暗示“定王”身份之意)。那么,“扯淡碑”的主人会跟王家人的祖先有关吗?

以下几点表明,“扯淡碑”应当是定王朱慈炯的墓碑:

其一,“扯淡碑”碑文写到,泰极仙翁“明末甲申访道云濛修真”,定王则是明末甲申“不知所终”。

其二,泰极仙翁隐居到了云梦山,而定王隐居的庙口镇与云梦山相距甚近,完全是同一个活动范围。

其三,泰极仙翁是“燕人”,而定王生于北京(燕京),远祖朱棣本为“燕王”。

其四,泰极仙翁是“水木氏”,定王则姓“朱”(“朱”的本义就是一种木,《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另可参前文对“水木氏”一词的解读)

其五,“扯淡碑”碑文写到:有人说泰极仙翁十二岁就死了,而定王“不知所终”时,年龄也是十二岁左右(参见注8)。

其六,根据“扯淡碑”碑文流露出来的信息,泰极仙翁其人身份、地位非同一般,其事迹被史书所详载,而定王是大明崇祯皇帝嫡子(周皇后所生),被民间奉为“朱三太子”,直到满清定鼎中原之后的很长时间,都还有许多反清势力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想“反清复明”,定王在历史上也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之人。

其七,“扯淡碑”浑身充满着浓郁的道教气息,而明代从成祖开始就尊崇道教,特别是中后期以后,由于皇帝笃信道教,以致朝纲不振,政事日渐松弛。泰极仙翁出家没有选择当和尚却当了道士,也是值得注意的。(可参注9)

最后,还有很奇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再不来了,扯淡”这句话应当是定王的临终遗言。“扯淡碑”虽是墓碑,却打破了传统墓碑的许多惯例:从形状结构来看,特别是尊贵之人的墓碑都是方顶,“扯淡碑”却是圆顶;从碑文布局来看,墓碑碑文应当是庄重肃穆的,“扯淡碑”碑文却风格不一、字形多变,“再不来了”“扯淡”等字刻得很大又居于碑面最上方,显得不伦不类;从语言风格来看,墓碑碑文一般都要清楚交代逝者姓名、生平、与立碑人关系、立碑日期等信息,而“扯淡碑”上却既有“再不来了”“扯淡”这样通俗直白的大字,又有藏头露尾、生僻晦涩的许多小字,许多关键信息却未清楚交代……精研明史的专业人士“子聿”据此推测:墓主人定王“朱三太子”既然如此尊贵,在他的墓碑上立碑人绝不会轻易刻下“再不来了”“扯淡”这类形同儿戏的词语,原因应当是:定王逃离京城时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遭遇家国剧变,经历九死一生,最初肯定还是抱着东山再起的想法的,但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远远超出他的掌控能力,只能隐姓埋名静待时机,却一天天虚度过去。临终前,他心如死灰,发出“再不来了,扯淡”的哀叹。虽然这两句话太过悲观,但在臣子心目中定王毕竟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天子之言必录,他的最终遗言既然是这样,臣子们就煞费苦心,设计了这块奇特的墓碑,然后先把这两句大白话照录在石碑最上方“留此存照”,再用烘云托月、暗度金针的笔法加以修饰润色,向后人暗示他的生平……笔者对子聿兄的观点很是认同,因为将“扯淡碑”碑文通读以后很容易发现,“再不来了,扯淡”六字与其他文字风格迥异,是不同人的口吻,子聿兄的推测十分合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解释得通。

多少年来,各种关于“朱三太子”下落的传言一直是史学迷案,困扰着各位明清史学者。“扯淡碑”之迷的破解,将有助于解决这一桩历史悬案,该碑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附注

注1:鹤壁市淇县,古称朝歌,据《史记》记载为殷商末代纣王的都城。摘星台,又名摘心台,公园内有与钱钟书并称“北钱南饶”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的“比干摘心处”碑。“扯淡碑”原本不在摘星台公园内,曾被数度迁移到不同地方。

注2:“泰极仙翁”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太极仙翁”。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高道葛玄曾被尊称此号。后来“太极仙翁”成了神话中的人物。

注3:《万历野获编》卷七“首相晚途”原文:今上初年,高新郑被逐家居,患末疾,忿郁无聊,每书壁及几牖云“精扯淡”三字,日以百数,则华亭、内江、江陵诸郄在胸中,已渐消化矣。

注4:《咬文嚼字》2015年10期,陈璧耀《略说“扯淡”与“扯蛋”》一文指出,现代辞书中《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只收录“扯淡”,唯有《汉语大词典》收有“扯蛋”,释义为“胡扯”,但没有古代文献的引例,只有两条现代作家的书证。可见“扯蛋”没有历史渊源。

注5:需要说明的是,淇县文化学者岳武佐先生在《揭秘“扯淡碑”》一文中提到,“扯淡碑”上原本是“泰极仙翁脱骨处”七个大字。文中称“今天的扯淡碑已看不到‘处’字,因为‘处’字已经断掉。根据《朝歌乡志》、碑的构成比例、语法以及目睹者的证实,有‘处’字无疑。”如果岳先生说法属实,则目前的“扯淡碑”已经是一块残碑。而且从碑文布局来看,如果碑上原本还有“处”这个大字,就意味着“处”字一旦断掉,可能同样使碑上的几行小字缺失一些内容,例如“云濛修真”和“事迹已详载”之间还可能有三个左右的小字,其他几行也是这样。这样可能会对石碑上四行小字的含义产生影响。

注6:一位熟悉书法和篆刻艺术的朋友“蓬飞”指出,“扯淡碑”碑文颇有书法造诣,特别是“泰极仙翁脱骨”几个大字,虽是楷书,却又有隶书的意趣在其中,很有几分“瘗(yì)鹤铭”的味道。这也显示出“扯淡碑”碑文的执笔者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文化素养,不是普通读书人所能为。

注7:可参考网上《鹤壁淇县姓氏:“朱改王”之谜》一文。

注8:关于定王下落,诸多史料中记载不一,《明史》称其“不知所终”。(《明史》卷一百二十:定王慈炯,庄烈帝第三子。崇祯十四年六月谕礼臣:“朕第三子,年已十龄,敬遵祖制,宜加王号……十七年,京师陷,不知所终。)

注9:明太祖朱元璋曾出家为僧,但明成祖朱棣即位是由“靖难之役”而来,为了营造正统地位,朱棣宣称整个军事行动都得到了道教“真武大帝”的显灵相助,从此举国开始尊奉道教。而“扯淡碑”原本位于淇县北关的祖师庙(该庙现已不存),庙内供奉的正是真武大帝。(王大可)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