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 吴艳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五部分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认清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只有立足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时代新形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关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标准。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教育发展有了更高期待。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求,我们要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康、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又涵养德行、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大力发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爱相济,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青少年把理想信念和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自觉服务“国之大者”,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新蓝图壮丽多彩,新征程踔厉前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深刻理解建设教育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