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站内链接 > 习近平总书记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鹤壁市社科联 王志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文化自觉,传承淇河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鹤壁贡献。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学习工作和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正定工作时曾指出:对文物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他在厦门工作时,深入了解厦门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他在宁德工作时走基层,每到一地就要调阅县志;他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对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对立起来的行为提出警示,如果说以前无知情况下的不重视还可以原谅,那么现在有认识情况下的不重视,那就是意识问题、政绩观问题。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会议上和批示指示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重要要求。十八届、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84次集体学习中以文化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有6次。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都对优秀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

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视察中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他在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要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在四川眉山考察时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朱熹园考察时曾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新时代十年的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观念的精华;全面深化改革,反映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任人唯贤”彰显了中国古代政治传统。

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十四个坚持”中的第七个坚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三个方面成就”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三、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鹤壁贡献

一是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对各类文物严加保护。重视文物探源工程,加强文物勘探工作,主动对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辛村遗址等考古研究工作,努力形成一批重大考古成果。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豫北文物管理基地建设,加强博物馆建设。

二是加强淇河文化研究与普及。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基础研究,聚焦鹤壁在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中的特殊贡献,形成一批高质量优秀研究成果。重视文化普及,推动淇河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站等,推出一批淇河文化研究名家名师。

三是加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主动与黄河文化传承相结合,与京杭大运河保护开发相结合,实施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推动文旅设施互相“对标”建设,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高品质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加强城乡建设、乡村振兴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四是讲好鹤壁故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中国诗河”等鹤壁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创新对外传播讲好鹤壁故事,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安荣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