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交通执法模式 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创新交通执法模式 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倩倩】“支队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高效服务、破解难题,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真是太感谢了。”近日,鹤壁市远通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将一面写有“为企业纾困促发展,护民出行保平安”的锦旗,赠送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支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心系企业、主动服务、规范客运经营秩序的做法表示感谢。
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百姓生活的幸福标尺。近年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行业创新,全力以赴保通保畅,为鹤壁打造货车超限超载治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贡献力量,先后获得“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状”“全省交通运输执法先进单位”“全省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先进单位”“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绩效考评和交通运输执法满意度第三方评估成绩均为全省第一。
聚焦重点:开创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新局面
法者,治之端也。规范执法是执法为民的集中体现,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基础。因此,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才是赢取支持、维护执法形象的保证。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围绕主业强化效能,执法监督管理更加系统严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支队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到一线调研督导“打非治违”工作,按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返乡工作。
2022年11月26日,该支队执法人员在高速路口执法检查中发现,5名学生乘坐私家车(豫DG07××)从汝州返乡,该车辆驾驶人刘某某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执法人员随即对该车辆进行查扣,并按疫情防控要求将5名学生送至疫情防控对接点进行转运。2022年11月29日,执法机关利用不见面执法处理系统及“豫交办”App,对违规驾驶员进行了异地处理。
这仅仅是该支队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执法为民、执法利民、执法便民”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目标。拒载、议价、绕道、甩客、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客运站、商超等区域出租汽车运营中的积弊。去年年初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通过分区域、分地段、分行业、分时令相继开展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行动,为广大市民打造出“放心打车、出行无忧”的良好乘车环境。对于部分网约车平台存在的对不合规车辆派单等问题,该支队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约谈,要求网约车平台下架不合规车辆,从源头遏制出租汽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为推动交通执法新时代高质量示范创建,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开辟建设“62115”廉洁文化新阵地,开展“十个一”,即规范“一项计划”、落实“一日教育”、开展“一次宣誓”、推出“一周寄语”、剖析“一个案例”、组织“一次考试”、建设“一隅文化”、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一份档案”、形成“一个体系”的“靶向式”廉政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立健全廉政监督检查机制。
打通堵点:建立“立体式”联动治理体系
日前,在军王庄超限检测站,记者看到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入检测站接受检测,交通执法人员和驻站交警规范有序地指挥和引导,治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工作有序进行。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孙某某所驾车辆车货总重为72.58吨、超限23.58吨、超限率48%,执法人员依法对该车超限货物进行卸载,公安交警部门对其处以500元罚款,驾驶证记3分。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交通执法综合服务站,在理顺职责体系,执法力量下沉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立体式联动治理体系,同时深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正规化,提升执法规范化,实现监管数字化。”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张新华告诉记者。
为打破两县和各专项执法大队片区壁垒,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同时纵深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与濮阳、安阳等毗邻市签订联动执法协议,与公安交警、巡特警、国土资源监察形成常态化联合执法模式。
为充分发挥属地监管部门责任,压实监管职责,为出行群众打造畅通无忧的公路通行环境,支队联合公路管理部门,加大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及县乡公路的日常巡查力度。党委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县区,建立互访对接和联席会议制度,“点对点搞服务”协调推动交通执法工作,构筑了“事中监督+事后严查”双重防线,实现“机动执法+定期会商”双重效能。
在“互联网+”智慧治超的牵引下,支队打出科技治超与传统的源头治超、固定站点治超、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和路警联合治超相结合的组合拳,相继开展“破冰”“消灭百吨王”“百日治理”等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对违法超限超载货车进行严厉打击;稳步推进大件运输车辆执法监管和无证危险品车辆集中整治,利用第三方及重点车辆监控信息平台,细致分析、研判、摸排,有效促进危运和大件运输市场主体严格依法经营;从严追溯核查处罚“百吨王”源头,建立路面执法与源头倒查衔接机制,将重点商砼企业纳入交通执法监管平台予以规范管理,全面提升优化营商和行业治理效能。
解决难点:创新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
交通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执法的终极目的,是维持交通运输正常稳定的市场秩序,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为彰显执法为民交通温度,服务保障促发展更加智能高效,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从重“严打”到“监管与帮扶”并重,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交通执法不断“用规范的程序、文明的言行、贴心的服务、严格的标准”大力开展服务型执法,提升执法温度。
聚焦“转型”,编制责任清单和行政执法权力运行流程图,切实促进了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责任明晰化。从不同的执法领域着手,除治超主业外,积极推进路政治理、运政治理、货运治理的有效协调统一;加快超限站点设施改造升级,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服务站,构建“1+N”的一中心多节点执法网络,实行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聚焦“信任”,着力推进“一条热线管便民”工作,始终把群众反映的“小事”,看作执法工作的“大事”来认真对待,通过“接诉即办”,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办结,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和“联百企、驻百站”活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需求,及时提供综合执法范畴内的各类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据统计,去年共走访从业人员560余人次,企业307家次,收到群众致谢锦旗5面。
聚焦“包容”,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执法,对纳入监督执法正面管理清单的企业“有需要有服务,无需要不干扰”;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并予以贯彻落实,把无主观过错、违法情节轻微等20项违法行为纳入免予处罚事项,为企业留出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引导企业自主守法。
聚焦“参与”,开展“综合执法体验日”“执法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先后建立“司机之家”“警示教育室”和“交通便民服务站”;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交通执法社会监督员,参与执法检查和问题调研,让各界人士“零距离”参与了解执法全过程,传递基层真实声音。
消除痛点:让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前瞻性布局赋能发展,执法监督管理更加系统严密,旨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痛点问题,让执法更有力度、监管更有精度、服务更有温度。
突出“智治”,加强数字化、智慧化、科技化引领。加大手持终端、移动式太阳能摄像机、非现场执法系统、巡察无人机等设备投入,依托省厅“一中心、四平台”,整合系统内部互联互通信息平台,逐步探索系统外部沟通协作平台,实现交通执法与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建立横向沟通协作机制。
突出“创新”,搭建“1+7+3”线上数字治理和线下日常治理执法模式。建立以综合监管平台为核心枢纽,7个专项大队为基层执行的“1+7”全新执法指挥体系。通过与中国铁塔、润健上市公司合作开发交通执法“智慧眼”,深度应用“执法调度”等平台,对系统线上预警信息及时研判分析、工单式任务分派,闭环式监督反馈,将数字化执法与传统路面执法有机结合。
突出“便民”,推进“App+移动执法+不见面处理”执法模式。将“智慧眼”应用与“不见面处理”系统结合升级,通过线上实施行政处罚和不见面电子缴纳罚款,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办理, 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执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等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张新华说,当前,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面发力,努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守道保通,担责于身,争做亮丽交通运输线上的“蓝色卫队”,推动全市交通运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综合执法监管水平,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鹤壁交通执法”先进经验和样板示范,切实打造“执法必严、攻坚必成、作风优良”的新时代交通执法铁军,全力服务我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交通运输建设。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