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 > 教育

鹤壁市高中49人、外国语中学16人……我市这项招生计划公布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秦颖 王志刚近日,鹤壁市教育体育局下发关于2023年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23年市区部分普通高中继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鹤壁高中等6所市区普通高中招生164人。

一、 招生范围 

(一)市区普通高中特长生面向市区招生。

(二)鹤壁市高中、鹤壁市外国语中学特长生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 招生学校

鹤壁市高中、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鹤壁市第一中学、鹤壁市鹤山区高级中学、山城区综合高中、鹤壁市育才学校等6所高中根据办学条件和需求,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

三、招生计划 

(一)鹤壁市高中体育特长生(共49人) 

田径18人(男10人,女8人)、足球12人(男6人,女6 人)、棒球6人、垒球2人、篮球5人(男)、健美操4人、地掷球2人。

(二)鹤壁市外国语中学体育特长生(共16人) 

田径11人(男5人,女6人)、排球5人(男)。 

(三)鹤壁市第一中学体育、艺术特长生(共30人) 

田径10人、音乐10人(器乐8人、声乐2人)、美术10人。 

(四)鹤壁市鹤山区高级中学艺术特长生(共28人) 

美术10人、音乐8人(器乐4人、声乐4人)、舞蹈10人。 

(五)山城区综合高中艺术特长生(共16人) 

美术10人、音乐6人(器乐3人、声乐3人)。 

(六)鹤壁市育才学校艺术特长生(共25人) 

美术25人。

四、报名与专业测试 

(一)报名资格 

市区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及具备初中阶段同等学历的社会考生,有体育、艺术一定专业基础的均可报名。 

(二)报名要求 

有意愿的考生一律在其2023年中招考试报名学校报名,考生应提交身份证或户口簿、准考证复印件、2张一寸蓝底免冠照片、毕业学校推荐信、《特长生报名表》。区教体局、市直各初中学校汇总后于5月23日报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 

(三)专业测试 

报考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必须参加专业测试,专业测试由市教育体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1.测试考点设在以下学校: 

体育类在鹤壁市高中;音乐类在鹤壁市第一中学;美术类在山城区综合高中;舞蹈类在鹤壁市鹤山区高级中学。 

2.专业测试时间为5月27日。考生需持身份证或准考证到相应测试考点参加专业测试,其中音乐类器乐专业需自备乐器(钢琴除外)。 

3.特长生各专业报名人数与各专业招生计划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1,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相应核减该专业特长生招生计划人数,直至取消该专业特长生招生计划,核减或取消的特长生招生计划转为统招生。 

4.专业测试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1:1.5 的比例(四舍五入取整数)确定专业测试合格名单,在市教育体育局官网公示无异议后,报省教育厅录入“高中招生平台”,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学校特长生志愿。 

五、录取条件

(一)必须第一志愿报考该校。 

(二)专业测试合格。 

(三)中招考试成绩达到报考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的 65%,并不得低于市区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 

如果某一专业项目测试合格人数未达到招生计划人数,按实际专业测试合格人数录取,且不得用于其他专业项目的招生,空余计划转录统招生。特长生录取时,对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按照中招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六、有关要求

1.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是中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关注度高。各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招生政策,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各初中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指导、报名与服务配合工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特长生的招生工作要做到“六公开”,即:招生计划公开、招生条件公开、测试标准公开、测试结果公开、录取办法公开、录取结果公开。 

3.严肃招生纪律。对在考试录取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考风考纪,徇私舞弊和借机乱收费、受贿、索贿者,一经查实, 将按有关规定予以追责。

责任编辑:樊翠翠 总值班:刘春有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611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