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鹤壁 > 时政
创出新“淇”迹——淇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4-04-26

QQ截图20240426114054.jpg

位于淇县的鹤壁理大特种玻璃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配置最高、规模最大的真空玻璃生产基地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首席记者 常凯 记者 汪丽娜 朱向阳】生产车间内,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火力全开;实验室里,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协力攻坚、勇攀高峰;项目工地上,创新引领型项目接续“上新”、火热推进……当前,朝歌大地随处可见追“新”逐“质”的生动图景。

今年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记者走进淇县,探访淇县聚焦“创新”这个特点,抓住“质优”这个关键,把握“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在尼龙新材料、生物制造“两新”产业上的生动实践。

尼龙新材料逐“新”攀高

一探:“一根丝”如何跃升为细分领域世界冠军

走进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维化纤)今年新上马的2万吨尼龙66特种功能性纤维智能示范工厂,只见全自动生产线上,一颗颗米粒大小的尼龙66切片,经过干燥、螺旋挤压、熔融喷丝等工序,在300℃高温下通过热辊牵伸定型成尼龙66工业丝。

“这是我们的新项目,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设备。”中维化纤副总经理王海伦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新产线的过人之处。

“以前10套设备,年产1万吨;现在12套设备,不仅产能提升到了2万吨,产出的尼龙66工业丝防断裂强度也随之提高了15%!”

“随着示范工厂在今年6月份完全达产后,我们就具有年产3万吨尼龙66工业长丝的生产规模,将一跃成为尼龙66中低旦丝、安全气囊丝等细分领域的世界单项冠军!”

“靠着新产线产出的新产品,我们还成功摆脱了对日本等国家在轮胎用尼龙丝上的进口依赖,实现了产品的国产替代!”

新产线让企业的产能翻倍、产品的性能提升,还助力企业成为细分领域的世界冠军,但在王海伦看来,更为关键的是让企业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了更足的底气和信心。

二探:“一根丝”如何链动“一个镇”

将一根头发缠绕在一卷尼龙66上进行比较,头发丝竟比尼龙粗得多。

“我们生产的尼龙丝直径不足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却能承受10公斤的拉力10年不断裂。”王海伦说。

“一根丝”的能量远不止此。依托中维化纤特种尼龙的核心原材料优势,淇县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的河南特种尼龙小镇项目。

“一根丝”是如何链动“一个镇”的?

如果说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是前提,那么,淇县创新“链主企业+政府平台+资本助力+产业链”招商模式,坚持“一园一业”,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链上”发力,释放“磁吸效应”;坚持创新为要,抢占行业先机;坚持环境优先,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的一套“组合拳”就是“一根丝”链动“一个镇”的秘诀。

如今,通过这一模式,尼龙小镇实现了裂变式成长,行业龙头纷纷落地,已累计入驻27个项目、投产19个项目,由一家占地260亩的企业成长为占地3000亩的尼龙小镇,由一条尼龙66生产线裂变成20余个产品系列,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特种纺织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模布生产基地。

“聚力‘一米宽’,挖向‘百米深’。”这句话,在河南特种尼龙小镇负责人、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涛看来,不仅是企业精神,是企业使命,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生物“智”造一路向“新”

一探:“一粒麦”如何身价增值25倍

遍野农田收割藏,更楼合水满粮仓。颗粒归仓其实只是一粒小麦的旅程起点。深加工过程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才让小麦真正开启升值之旅。

让“一粒麦”增值25倍,是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生物)已经完成中试的阿洛酮糖产品实现的。

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极少量存在的稀少糖,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量仅为蔗糖的5%。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神经、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成立于2002年的飞天生物,最初只是一家生产淀粉的粮食初加工企业,现如今已经通过研发打通了小麦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具备年加工玉米50万吨、小麦24万吨的生产能力。

“一粒麦”的嬗变,源于飞天生物孜孜不倦的自主创新。该公司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与中科院天工所、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累计实施研发项目100余个,在国内率先攻克小麦医药级淀粉糖、功能糖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形成了小麦绿色产品制造体系,填补了我国小麦绿色加工行业的空白,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探:“一粒麦”如何创新不停步

采访期间,在飞天生物的实验室里,企业引进的两位高层次人才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她叫刘世欣,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本科毕业后,2013年进入飞天生物品控中心,主要负责产品出厂前的品质检验;

她叫刘诗新,东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于2023年进入飞天成果转化实验室,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入厂时间相差十年的两个人,一个负责出厂产品品控,一个负责新产品研发落地,都是和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打交道,都是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光和热。

飞天生物的创新团队中,像世欣和诗新这样的研发人员共计186人,其中有博士8人。

朝气蓬勃又创新十足的团队,再加上飞天生物联合中科院天工所马延和团队、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河南大学黄继红教授团队,“借智借力”贯通产学研用,让飞天生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底气十足。

四个“全国第一”展现了飞天生物在小麦深加工绿色食品产业链方面的傲人“成绩单”:第一个创建了小麦精深加工绿色工厂,第一个制定了小麦精深加工绿色工厂团体标准,第一个制定了小麦精深加工绿色产品团体标准,第一个设计了小麦绿色精深加工全生命周期软件。

“我们现在正在瞄准塔格糖、异构酶等增值空间更大、市场前景更广的新项目。”飞天生物办公室主任尚海介绍,明确的发展方向、清晰的产品定位、一流的研发团队,给飞天生物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他们计划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将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功能稀少糖、替代蛋白和关键酶制剂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产值达500亿的生物医药和未来食品产业集群。

招才引智持续上“新”

如何让英才与淇县“双向奔赴”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淇县,人才怎样定义?

是胸有丘壑、学富五车的院士,举手投足流露着大家风范,撬动科技创新版图,用科研成果为区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是朝气蓬勃、独当一面的青年才俊,潜心泡在实验室,已成为科研攻关的排头兵。

是业务娴熟、成竹在胸的技术骨干,能把图纸上的精准描画,分毫不差地变成实物精品。

是眼光独到、思虑深远的商界精英,在信息洪流中捕捉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借助市场力量实现满腔抱负。

在淇县,人才怎样集聚回流?

中科院理化所岳银超、朱阳阳博士领衔来了;

深圳“孔雀计划”入选者宋骜天博士领衔的特种玻璃制造团队来了;

郑裕国院士等14名高端人才、中科院天工所马延和等8个专业化团队、塔格糖生物转化等4个“高精尖”团队也来了;

…… ……

这背后,是淇县创新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朝歌人才智领‘淇’变”工程”、制定出台“人才驿站”“人才归巢计划”等系列引才举措,积极组建小麦产业链研究院、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申报各类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的生动实践。

这背后,是淇县持续搭建延揽英才的广阔舞台,持续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持续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持续营造人尽其才良好环境的有力举措。

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让天下英才与淇县“双向奔赴”,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责任编辑:樊翠翠总值班: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姓名:
电话: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