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又称“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广义上国学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狭义国学则指中国古代学说,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古典文献内容。因此,国学是一个时空文化概念,特指数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孕育滋养生发成长起来的学术文化,故有“国故”之称,当然了,这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的。
2023-03-03 1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直以来,也强调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性建设,就外部而言,就是要做好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工作,实现法治建设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2023-02-21 09:3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文化自觉,传承淇河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鹤壁贡献。
2023-01-16 09:28
培养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风化俗、形成习惯,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2022-12-23 09:46
据载,魏文王曾问医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水平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高,二哥次之,我最低。
2022-12-20 09:45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2022-12-13 09:41
习近平总书记宣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
2022-12-12 1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2022-12-09 11:22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22-12-07 09:2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五部分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认清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2022-12-05 15:14
客服电话:0392-3313875 投稿箱: 772704091@qq.com
鹤壁日报社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eb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69号-2豫ICP备05017469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6011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0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2